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委员时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赤橙黄绿青蓝紫,颜色本是人对光的感知。那么,红色为什么象征革命呢?
法国大革命举起了红色旗帜
谈红色的象征寓意要先说说白色,这得从法国波旁王朝说起。西法兰西王国(843-987)的国花是鸢尾花,白色是波旁家族的颜色。1589年,亨利·德·波旁即位成为法国国王,建立波旁王朝,将国旗定为白地金色鸢尾花旗(fleur-de-lis)。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起义工人在“里昂市政厅屋顶上出现了红旗。”1792年,波旁王朝被推翻。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由于白地金色鸢尾花旗图案设计过于复杂、绣起来繁琐,国王路易十八就把国旗改为“纯白旗帜”。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波旁-奥尔良王朝建立,废止“纯白旗帜”。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国王路易·菲利普退位,波旁王朝落下帷幕。
无论法国大革命还是欧洲革命中,波旁王朝代表的都是反动的封建势力,因此波旁家族的象征“白色”也就成为反动的象征。而红色旗帜作为白地金色鸢尾花旗的对立面,就成为了革命的象征色。
在俄国,白色是沙皇皇室的代表色,因此沙皇常被冠以“白色沙皇”之称。如1848年2月恩格斯在《三个新宪法》一文中说:“俄国皇帝几年前靠乌拉尔和阿尔泰矿山以及谷物贸易也成了大资本家,这位白色沙皇帮助过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1500万银卢布,看来已经完全变成一切没落的君主专制国家的路特希尔德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保皇党、军国主义者、自由民主分子、温和社会主义者组成支持沙皇的军事力量,其将领着白色军服,因此被称为“白卫军”或“白军”。如列宁在《俄共给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的复信草稿(提纲)》中写道:“他们闭眼不看白卫军的阴谋,不管资产阶级怎样训练白卫军,组建白卫军,却假仁假义(或者胆小怕事),不肯为创建一支能镇压剥削者反抗的无产者的赤卫队或红军而工作。”
正因为白色代表皇室,维护国王、沙皇的军队、警察等旗帜、帽徽多着白色,所以“白色”成为对社会进步对立面——反动的定性称谓。其军队(武装力量)被称为“白军”“白匪军”,其统治地区被称为“白区”、其高压统治被称为“白色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