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用翎毛资料》:一本绘画书引我走向自然文学创作路
北京日报 | 作者 王海滨

2025-03-09 21:26 语音播报

京报读书
进入
京报读书
看更多
+ 订阅

《艺用翎毛资料》辽宁美术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三月出版

2024年,我在《北京日报》发表的散文“北京的鸟”被收录进《2024生态文学年选》,不少文友祝贺我“转型”为生态文学作家。其实细想一下,自从文学创作之初,我就写过很多类似的文章,都是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花鸟鱼虫等的所见、所想、所思。不久前,收拾书橱时看到一本40年前买的书才恍然发现,这本书才是最早启迪我的心灵、让我对大自然感兴趣的启蒙书。

这本书不是文学刊物,而是一本绘画教材,书名是《艺用翎毛资料》,由辽宁美术出版社于1983年3月出版,定价两元八角。记得那一年的秋天,父亲到省城出差,顺便携8岁的我一同前往。住宿的旅馆旁边就是山东省新华书店,返程那天我拽着父亲进去看书,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我一眼就瞅见了《艺用翎毛资料》这本书。那时,我跟着县城里一位美术老师刚刚开始学绘画,对色彩异常着迷,这本书黑色封面上各式各样色泽艳丽的鸟的图案深深地吸引了我。售货员把书递到我手里,我看到书里不但有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花鸟画作,还有部分鸟类的详细画法教程,于是,便央求父亲给我买。两元八角的价格放到今天可能不值一提,但在当时,对于我们全家月收入还不到百元的现实状况而言,这笔钱不菲了。父亲有些犹豫,便问售货员这本书对学习绘画有什么帮助,售货员聪明得很,已经从我们父子二人脸上捕捉到了不一样的信息,于是笑眯眯地说:“凡是书对学习都是有帮助的啊。”这句话很有诱惑力,更加让我坚定了购买的决心。我用祈求的眼神望着父亲的同时,表示从那刻起直到年底绝对不再提任何买书的要求。父亲见状只好买下。

在回家的长途客车上,我开始翻看这本书,发现有相当多的文字详细介绍了鸟的起源、进化,外部形态,羽毛及翼、尾、爪等形状,以及鸟类的生态、分布、习性、繁殖和迁徙等,而且,对一些常见的禽鸟,比如丹顶鹤、鸽子、鹧鸪、鹌鹑、孔雀、翠鸟、金雕、戴胜、大雁、黄鹂鸟等,都一一做了概述,文字朴实详尽、生动有趣。我本来是打算要学习画鸟的,反而感觉书里的文字非常有意思,扩展了有关鸟类的知识面。

现在回想,这本《艺用翎毛资料》似乎对我的绘画没有起到任何促进作用,除了蹩脚地临摹了数张画作之外,再无其他技法上的提高,久而久之,这本书就被束之高阁。但是,由这本书引发,我对花鸟鱼虫的兴趣却与日俱增,而且乐在其中、持久不衰。对大自然的见识和阅历日渐增长,促使我养成了用别样的视角去观察和体悟那些常见的花鸟鱼虫。

三十多年后,当我把花鸟鱼虫当作书写对象的时候,其实是在重温少年时代的光阴,在带有童趣的那些积累中提炼对生活的感悟和体察。

真没想到,一本学习绘画的书却帮助我走向了自然文学创作之路。原来,读书不仅仅可以知世界阅人心,还可以点亮一生的追求和梦想啊。

(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

京报读书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