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晨:支持重点行业评定绿色设计工程师,助力绿色转型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吴晨

2025-03-10 14:12 语音播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重点行业绿色转型面临技术标准不统一、专业人才匮乏、国际衔接不足等瓶颈。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提出的“绿色设计工程师”,涵盖建造、制造、环境工程、能源与交通、数字人工智能等六大领域,旨在通过系统性绿色设计理念,推动全生命周期减碳增效。该职业评定已获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FEIAP)等国际权威机构支持,具备国际认可基础。加快推动国内绿色设计工程师职业认定和评定试点,是衔接国际标准、填补人才缺口、支撑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在国际层面,绿色设计工程师符合全球绿色技术革命的趋势导向。欧盟出台绿色新政,涉及多项设计指南,贯穿原材料、生产工艺、消费使用、循环回收等全生命周期。

从国内情况看,我国绿色技术人才供给不足,现有工程师评价体系缺乏对绿色设计能力的专项考核,导致重点行业绿色转型面临技术标准碎片化、创新应用滞后等问题。

绿色设计工程师通过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生产、回收)的能耗与排放,可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在建造领域推广绿色设计,可使建筑碳排放减少;在制造业应用绿色工艺,可普遍降低能耗。六大重点领域覆盖我国80%以上的工业碳排放,通过专业人才驱动技术创新,可加速实现行业脱碳。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具备产业基础雄厚、国际化水平高、政策创新活跃等优势,已在绿色建筑、新能源等领域形成示范经验,具备先行先试条件

为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设计工程师评定体系,提出以下建议:

1. 推动职业认定,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将“绿色设计工程师”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明确职业定义、能力标准和评定流程,与国际通行的六大领域(建造、制造、环境工程等)接轨。

2. 开展试点示范,建立分级评定机制

率先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启动试点,由省级人社部门牵头,联合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制定细分行业评定标准。

建立初、中、高三级职称体系,重点考核绿色设计创新能力、减碳实效案例等指标,支持跨领域复合型人才参与评定。

3. 强化政策激励,衔接产业发展

对取得绿色设计工程师资质的企业和个人,在绿色项目申报、技术研发补贴、碳配额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

鼓励央企、上市公司将绿色设计工程师配置纳入ESG考核体系,推动行业需求与人才供给有效对接。

4. 构建培训体系,加强国际互认

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增设绿色设计相关课程,联合世界绿色设计组织等国际组织开发培训认证体系。

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职业资格互认,提升我国绿色设计标准的国际影响力。

5.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技术创新

由财政部、科技部设立绿色设计工程师创新基金,重点支持低碳材料、智能节能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总规划师,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

都与城研习社

编辑:陈雪柠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