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3日,大屯街道工委、办事处正式挂牌,作为北京市第一个撤乡建立街道办事处的典范,成为北京市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20年来,大屯街道立足奥运功能区和国际交往区定位,紧抓发展机遇,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从曾经的质朴之乡迈向了现代国际化新征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进步;经受了改革与发展的磨砺,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大胆探索,勇立潮头;历经了文明的润泽,居民素质不断提升,社区环境日益优美,处处彰显着和谐之美。即日起,“今日大屯”推出《共朝美好·廿载大屯再启航》系列专题栏目,一同感受大屯20年来精彩蝶变和生机勃勃的未来蓝图。
当陈旧的昔日影像通过AI技术被唤醒
在动起来的老照片里
感受大屯发展的点点滴滴
今天,一起走进
《共朝美好·廿载大屯再启航》第一期
用AI技术带你穿越回旧时光里的大屯
新中国建立初期,大屯乡还是一个贫穷的纯农业乡。1953年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到北京市朝阳区(时为东郊区)原大屯乡(现大屯街道)鱼池村视察,并激励大家“生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
农业乡到亿元乡
田间耕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屯从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转型为多种经营模式“齐头并进”。1979年至1989年,短短十年间,农民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集体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加强,成为朝阳区首批亿元乡。
大屯铸造厂
大屯开关厂
标准件车间
京兰床具厂
丰盛食品店
农村城市化
1986年北京申办十一届亚运会成功,市政府选址在大屯乡建设亚运村、亚运场馆及配套设施。市政府的决定为大屯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全乡积极配合亚运工程,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农村面貌得到彻底改善。
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亚运300天宣传周
1995年,大屯乡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开发试点乡。2000年,大屯乡新增了3000亩的绿荫,与此同时,大屯乡自筹资金、滚动发展,建设了110多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住宅区,让2000户农民实现“农转居”,搬进了配备先进、设施齐全的居住区。
# 城市现代化
2005年,大屯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圆满完成了撤乡建街的工作,成为北京市第一个撤乡建立的街道办事处。
2008年是一代人的奥运记忆,大屯也因奥运发生了众多的改变。生活、居住和工作在大屯街道的人们常说:大屯变了,变美了、变敞亮了、变方便了、变舒适了、变得更加宜居、更加和谐了。这是奥运会给大屯带来的深刻变化。
奥运赛事期间,街道整合6600余人巡防力量,完成了奥运会、残奥会赛事阶段和国庆“黄金周”期间约160万观众引导和疏散工作。此外,招募800名城市志愿者为国内外人士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服务,方便观众、游客出行。如今,志愿者的特色服务也已成为大屯街道的一道亮丽风景。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以后
大屯步入全新发展阶段
交通网络愈发便捷
产业资源加速汇聚
教育资源优质多元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居民生活的宜居度显著提升
更多变化敬请期待下一期
(文中效果图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