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故事丨压实文化遗产保护责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作者 黄云云

2025-03-13 20:41

清风北京

“在保留外墙‘顺红丁青’的清水墙工艺,实现修旧如旧的同时,大楼的内部建筑空间也经过了织补与修复。”近日,老芜湖海关旧址重新开放,这座百年建筑一下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

老芜湖海关旧址是安徽省芜湖市标志性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前,芜湖市纪委监委驻市文旅局纪检监察组在对全市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开展实地监督检查后,向市文旅局党组发起专题会商,督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好老芜湖海关旧址等文物资源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

在老芜湖海关旧址修缮翻新过程中,驻市文旅局纪检监察组紧盯专项资金使用、工程项目招标、文物修复等环节,全程跟进监督,确保资金规范使用,严防出现“保护性破坏”等现象。

近年来,该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坚决扛起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政治责任,强化监督检查,着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双提升”。

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文物文化遗址保护、规划审批、资金拨付使用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压紧压实责任链条。

该市南陵县是我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大工山古铜矿冶遗址、皖南土墩古墓群、牯牛山古城池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县开展文物保护专项巡察,并组成“回头看”督导组,逐项督查16个成员单位在文物保护管理、文物活化利用等方面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持续压实整改责任。

针对该市皖南土墩墓群保护区内存在大量私建坟墓,造成文物资源破坏等问题,该市纪委监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22个党组织和42名党员领导干部进行问责,并督促整改到位,推动开展全市文物保护单位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切实守牢文物保护红线。

该市纪委监委推动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推动市文保部门建立文物安全工作机制,建立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文物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督促主管单位加强对重点文保项目的资金拨付、使用管理等情况的监管。

该市纪委监委还注重挖掘文化遗产中的廉洁元素,加快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资源高度融合,融廉入景、化廉入心,让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编辑:应晓燕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