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脑卒中患者老张在家人的陪伴下住进了神经康复科病房,这一天,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既是身体治疗的新阶段,也是重拾生活信心的关键一步。
一、初步安置与介绍
刚进入病房,护士们热情地迎接老张,为他安排了舒适的床位,并详细介绍了病房的设施和日常注意事项。这些温暖的举动让老张紧张的心情得到了缓解。
二、医生的详细康复评定
在老张稍作休息后,医生开始了详细的康复评定。评定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老张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1.病史收集
医生首先询问了老张脑卒中发生的时间、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既往的健康状况。这些信息对于制定康复计划至关重要。
2.体格检查
接着,医生对老张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了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肌力、肌张力、协调性、感觉功能等。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了解老张的具体身体状况。
3.辅助检查评估
医生查看了老张的头颅影像学资料,如CT或MRI检查结果,这些检查可以明确脑卒中的病变部位、范围和性质。同时,查看了血液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这些指标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为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比如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影响脑卒中的预后和康复进程。
4.康复评定
医生还对老张进行了多项康复评定,如认知、言语、吞咽、运动、感觉功能评定等。这些测试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老张的功能障碍程度。
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医生评估了老张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进食、洗澡、穿衣等。这有助于了解老张的自理能力,为制定康复目标提供依据。
三、康复方案的制定
根据评定结果,医生为老张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目标和康复治疗方案,旨在逐步恢复老张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 康复目标设定
(1)近期目标:
①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医护人员会指导家属或护理人员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同时,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②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例如,对于一侧肢体偏瘫的患者,目标可能是让患者能够独立坐起、在辅助下站立、扶持下行走几步,甚至是独立行走。在言语和吞咽方面,目标可能是让失语患者能够说出简单的词语,能够完成日常交流;让吞咽困难的患者能够安全地进食半流质食物,甚至是恢复正常进食能力。
(2)远期目标:使患者尽可能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比如患者能够独立完成穿衣、洗漱等基本生活活动,能够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甚至能够重新参加一些社交活动、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2.康复治疗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治疗方案包括:运动疗法(如Bobath技术,通过抑制异常运动模式,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恢复)、作业疗法(如手功能训练,让患者练习抓握、捏取等动作,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物理因子治疗(如低频电刺激,促进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萎缩)、认知训练(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计算力训练等,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言语训练(包括发音训练、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言语功能)、吞咽训练(包括口腔肌肉训练、吞咽姿势训练和食物选择等,帮助患者改善吞咽功能)、心理治疗(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焦虑情绪)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并且明确治疗的频率、强度和疗程。
四、家属沟通
医护人员会向老张家属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计划。让家属了解脑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属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例如,教会家属一些基本的护理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如如何正确地为患者翻身、如何协助患者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等。
同时,也会告知老张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应对。比如当患者出现情绪波动时,家属应该如何安慰和鼓励患者,让家属成为患者康复道路上的有力支持。
总之,老张住进神经康复科病房的第一天,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希望。医生的详细康复评定为他的康复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支持下,老张迈出了康复的第一步,开启了新生活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