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翩跹,“点赞”好生态!
2025-03-14 14:3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候鸟迁徙成为大自然的壮丽景观,也成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生动注解。近日,据平谷区园林绿化局监测数据显示,平谷的各大水域迎来了远道而来的“客人”——迁徙的候鸟。

天鹅种群、黑鹳

花脸鸭、白尾海雕

……

候鸟的身影翩然降落平谷大地

这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奔赴

是对平谷生态环境

有力的“用脚投票”

候鸟归来

表明生态环境有显著的改善

候鸟对栖息地的要求很高,植被、水源、食物与安全,皆是其考量的重要因素。平谷区能成为候鸟迁徙的理想场所,背后是平谷多年来在湿地保护、水体治理、植被修复等领域的持续发力与显著成果。近期,生态环境部公布2024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排名,平谷区马各庄大桥、东店分别排名全国第一、第二,成绩亮眼。近年来,平谷区始终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森林质量不断提升,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候鸟回归,表明了平谷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的改善。

坚持问题导向

找准生态环境建设突破口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取得实效。平谷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抓住主要矛盾,聚焦矛盾主要方面,找准了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例如,平谷区采取“五管+两分”精细化管理模式和“小快灵、短平快”方法措施,以快治污、以勤治污、以智治污,顺利保障全区国市考断面水质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通过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平谷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建设

需要统筹规划、久久为功

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平谷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离不开长期规划和持续投入。改善生态环境,水环境治理是重中之重。平谷高度重视,高频调度、实地调研,坚持立足生态涵养区毫不动摇,统筹推进全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平谷的经验表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系统思维和科学方法。通过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全民参与,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展望未来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平谷的实践带来启示,只要坚定不移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生态奇迹。平谷作为生态涵养区,要通过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好生态这篇大文章,以实际行动构建首都东部绿色屏障,努力让首都因平谷而更美好。


作者:

北京平谷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