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小运动员集合!入校巡诊时间表来啦
2025-03-14 15:5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日,海淀区“体卫融合”创新实践基地2025年青少年运动员巡诊正式启动。据了解,海淀区“体卫融合”创新实践基地为海淀区体育局和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联合创立,共同探索海淀区“体卫融合”新路径,本次下队巡诊服务为其海淀区青少年运动员科学训练保障的重要一环。此次巡诊将陆续走进海淀区15支重点运动队,将专业的医疗服务送到小运动员身边,为他们的身体健康和良好竞技状态保驾护航。

截至目前

下队巡诊服务已走进了

海淀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武术队、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手球队、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足球队等

多个青少年运动队伍

为超过百名小运动员进行了筛查

开展“多重评估” 精准发现运动损伤

在对多个青少年运动队伍的巡诊中,脊柱健康筛查是其中的一项。从基础的目测体态评估,到Beighton评分筛查关节松弛度,再结合Adams前屈试验观察背部对称性,最后通过scoliometer精准测量脊柱旋转角度,通过“多重评估”可以精准发现小运动员的脊柱健康情况。

期间,来自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的医生手持scoliometer脊柱测量仪,精准捕捉到一名7岁武术队员7°的脊柱旋转角度已超出筛查预警阈值情况,并提示这位小运动员“回旋踢”动作中腰腹发力不均衡。“结合前屈试验显示的背部不对称,代偿发力长期积累可能导致椎体变形或慢性损伤。”小儿骨科医生邢朝辉表示,“通过全方位的筛查,我们能在黄金干预窗口期进行针对性矫正训练,避免未来出现Cobb角≥20°的结构性侧弯。”

运用“动作体检组合拳” 发现隐藏风险

刚刚从骨科查体的床上下来的队员们,还要打一套“动作体检组合拳”。巡诊中,康复师拿着检测表穿梭指导,大伙儿挨个完成跨步、转身、单腿蹲这些日常训练里最普通不过的动作。

可别小看这些基础活:有人蹲到一半身子直打晃,暴露了核心肌肉“偷懒”;有人单腿伸展时左右差了半个手掌距离,立马被揪出平衡感偏科的毛病。紧接着往仪器上一站,30秒就拿到“人体成分分析报告”:哪条腿肌肉更发达、脂肪囤在哪个部位,数据清清楚楚。

“难怪他总抱怨‘旋风腿’使不上劲!原来发力时压根没用上核心力量,全靠大腿硬扛,动作能不变形吗?”巡诊中,医生发现有位武术队的队员转身时总不自觉地用腰代偿,结合他单腿前伸时总往后倒的测试结果,再加上仪器显示他大腿肌肉过度发达,三组数据一碰头,教练瞬间明白这位小队员动作不规范的原因。

与此同时

巡诊医疗团队

也积极帮助孩子们

纠正一些对运动损伤的认识误区

“上周训练的时候肩膀脱位过一次……”

“当时怎么处理的?”

“没去医院,后来队友给我推回去了,

感觉不怎么疼了就没和教练说。”

……

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手球馆的巡诊中,来自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的骨科医生连文志正在和一位小运动员了解运动损伤情况。

经过仔细的骨科查体,连文志确认这位小队员并没有发生过肩关节脱位。连文志表示,孩子们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处置知识的学习。打破孩子们对运动损伤的认知误区,需要更深入、更有效的科普。“青少年运动员的代偿能力往往会掩盖真实损伤程度,因此运动损伤早发现至关重要。”来自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小儿骨科医生邢朝辉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

针对巡诊中发现的运动损伤问题

巡诊医疗团队也指导小运动员进一步检查

将通过康复理疗、定制鞋垫、

生物力学矫正训练等一系列治疗手段

为小运动员运动损伤按下“暂停键”

据了解,为积极响应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部署,不断尝试创新“体卫融合”发展途径,2024年,海淀区体育局联合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建立了海淀区“体卫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先后进行多项尝试。

  • 设立了海淀区体质测试中心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站点,全年体质测试和健康风险筛查定期免费对外开放50天;

  • 开设了运动机能评估与科学运动门诊,为体育爱好者提供测—评—防—治于一体的“体卫融合”健康促进方案,为慢病人群开具运动处方并通过科学运动指导促进康复;

  • 建立了海淀区青少年运动员科学训练保障体系,为全区万名运动员、教练员等业余训练人员建立医疗保障与人才选拔保障体系,提供运动损伤就医绿色通道、大型检查绿色通道、运损评估、运动康复和再生恢复治疗、科学训练指导、疑难重大疾病专家会诊、动态健康档案管理等服务。

同时,为响应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的号召

海淀区“体卫融合”创新实践基地

也将为超重和肥胖人群开展科学减重指导

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科学健身及慢病防治需求

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

健康促进体育公共服务产品

助力区域健康水平的提升

后续还将陆续走进更多学校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后续入校巡诊安排

记者:王艳洁

编辑:张楚佳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