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双:管我叫大姐,我就得为大家多办事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2025-03-19 13:50 语音播报


通州榜样

感动通州的故事

通州区张家湾镇张湾村妇联主席刘春双被人亲切称为“刘大姐”,她不仅是村民们的贴心人,也是接诉即办工作中表现卓越的敬业典范。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响应村民诉求,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她积极推动村里的文化建设,增强邻里感情和凝聚力。自2021年在张家湾村担任妇女委员以来,连续数年荣获“张湾镇最美办件人”“通州区接诉即办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刘春双解决了不少村民的实际困难,为大家营造出和谐的生活环境,是“副中心有我”精神的生动体现。

访问记者:王倚剑 被访问者:刘春双

王倚剑(本报记者):大家都喊您“刘大姐”,我听着倍儿亲切。

刘春双(通州榜样):可不是嘛。我就是土生土长张家湾人。对我来说,村民既是服务对象,也是老街坊、老邻居,都是我的家人!前些天三八妇女节,我这手机一个劲儿地响,都是大伙送来的祝福。

我生在张家湾、长在张家湾、服务于张家湾。如今又是张湾村妇联主席和接诉即办办件人,为家人服务,必须尽心尽力。只要村民有需求、有疑问、有烦恼,我24小时在线,全力帮大家解决。

我经常在村里转悠,和人一起聊聊天。可不能小看这一次次的遛弯闲聊,许多“隐形”的需求和问题往往就是通过聊天聊出来的。

上个月我就碰上了一桩急事。我们正走着,老远就看见聚集着一堆人,原来是一位老人在路上晕倒了。“大姐,现在咱们怎么办?”一看见我们,大家镇定了不少,我赶紧叮嘱大家不要移动老人,先找出他的手机,联系家人。这时老人慢慢睁开眼,说出了家人的联系方式,最终我们和家属一起将老人送上了救护车。

这事儿真是有惊无险。这也提醒我们平时只要多走、多学、多了解村民情况,就能在关键时刻搭把手。

我特地准备了一个“手账本”,记录工作中的要事重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个本子既是任务表、计划书,也是工作档案,待解决的问题、村民反映的情况、学习的新知识、值得分享的事例等都在里面。在张湾村担任妇女委员以来,我已经写满了快二十个本子,记录了四年间工作学习的点点滴滴。

王倚剑(本报记者):您一天能接多少个电话?烦不烦啊?

刘春双(通州榜样):说出来,记者您可能不信。

虽然建了好些微信群,但还有不少村民一遇到事,第一时间还是找我。他们说,“大姐,我们就相信您!您出马肯定能帮我解决。”这份信任真让我感动,所以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就为了第一时间接到求助。

最多的时候,我一天接了300多个电话,手机都烫手。有时候,半夜里也有电话。这样的求助更急迫、更需要迅速解决。去年夏天雨季那段时间,半夜我收到一个电话,“刘大姐,我家屋顶漏得厉害,地上摆了七八个盆了,现在是外边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您可得管管我啊!”真是事也急,人也急。我一骨碌就坐起来了,一边安慰,一边想办法。

“您别着急。我出钱,您先去外边宾馆住一晚,咱先保证休息。等天亮了我立马找工人过去,保证尽快修好。”听了这话,对方语气缓和了,“我看着家里漏雨心里着急,刚刚说话有点冲了,您别在意。”其实我真不在意,我就是为大家解决难题的,对方的满意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我心里就高兴了。

王倚剑(本报记者):这一天都忙在村里的事儿上,家人有没有意见?

刘春双(通州榜样):当然有意见,我爱人刚开始也有意见,哈哈。半夜手机铃声响,人家也跟着醒了,他也心疼我:别人家的事你管,自己家的事你管不管?你的身体要不要?

放假了,我们得值班,特别是春节期间,每个除夕我都值班到夜里快十二点,总是吃不上家里那顿团圆饭。有时候我爱人和我开玩笑,“你守在村委会的时间比在家还久。我看我得去你们村买套房子,才能见着你了。”

我知道他是心疼我。我反过来给他做工作。可是总得先有大家才有小家,大家庭圆满了才有小家的团圆不是?不过小家的和谐更是大家和谐的保证,我尽量会兼顾两边。所以我休息的时候就把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多陪着家人。我明白,大家和小家相辅相成,我获得的成就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王倚剑(本报记者):您说得对,大家和小家是分不开的。我看您的办公室也很像一个“家”。

刘春双(通州榜样):没错,这间办公室也是我的“家”。我在这屋里干活儿,经常有村民来找我。时间久了,我想把这间屋子好好捯饬一下,让每个来办事、说事的人都有“回家”的感觉,能放松心情,畅所欲言。您看这架子上放着绿植,都是我种的,往这一坐,周围都是绿色,就能感觉到温馨。另外我总是准备着各种小零食,进屋了先递上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我这儿还有速效救心丸等常用药品,都备在抽屉里。各种需要都能满足,这种安心妥帖的感觉,就是我想营造的温馨之家的氛围,这里也是大家都认可的刘大姐暖心小屋。

王倚剑(本报记者):让大家在“家”里解决问题,您有什么妙招?

刘春双(通州榜样):有村民来找我解决问题,我首先要做的是安抚对方情绪。在令人放松的氛围里,进一步找到对方情感上的“穴道”。

有一回,我和一个小伙子约了谈事。一打开他的朋友圈,全是骑自行车出行路上的视频、照片。我想这人肯定喜欢骑行,我平时也有这爱好,这就好办了!我的自行车和装备也在办公室。果然,小伙子一进门,眼睛就被吸引住了。我还没开口,他就主动问起我:“大姐,你也爱骑车?这车不错啊。”我说今天碰上专家了,于是热火朝天聊起了骑行的趣事,就差一起约着出去骑车了。这会儿话题再转回本来要谈的事情,他的态度就缓和多了。

所以说,我们要面对的既是问题本身,也是问题背后的人。如果想解决问题,就要关注人的情感和需求。

有一次,一户外籍租户反映家中暖气不热,我到现场一看,原来是因为当时处于试供暖期,温度还未完全达到供暖要求。由于习俗和语言不通,交流存在障碍,“情感攻势”收效甚微。我转念一想,既然对方只认道理,那我们就摆事实讲道理。于是我找到了供暖政策相关公告、新闻,测得楼上楼下住户家中暖气温度,告知诉求人当前温度属于正常供暖范围,未来还会进一步调整。事实清楚,道理也分明了,诉求人满意地向我们竖起大拇指。大家也跟着夸我:“刘大姐真‘给力’!”

2024年度“通州榜样”

荣誉称号获得者

胡彦固 小米汽车工厂冲压车间主任

包佳寅 华夏银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分行营销管理部总经理

韩 娜 通州区沐泽社会工作事务所创始人、党支部书记、总干事

刘春双 通州区张家湾镇张湾村妇联主席

常 昊 国家花样游泳队队员、奥运冠军

焦 洁 北京妙言律师事务所主任

秦春增 通州区财政局农业农村科一级主任科员

赵增权 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员工

夏建立 北京大运防水工程有限公司员工

谭崇庆 通州区中仓街道莲花寺社区居民

2024年度“通州榜样”

提名奖获得者

袁志永 北京永通昌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 跃 通州区玉桥街道玉桥南里社区居民

关胜利 退休教师、通州区新华街道河畔雅园社区党支部党员

李 悦 交通银行北京通州分行对公客户经理

松玉红 北京市通州区手递手残疾人服务中心主任

贾冠楠 北京通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管、通州蓝天救援队队员

白香阁 通州区文景街道辖区志愿者

郭晓峰 北京谱辩律师事务所主任

张红妹 北京圣永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

殷丽莉 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高级经济师

常善强 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经理、工程师

陈 博 通州区水务局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通州区永乐店镇水务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刘 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骨中心主任

李腾飞 北京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通州分公司商业大队副队长

石靖楠 通州区融媒体中心播音主持管理部主任

翁志清 通州区玉桥街道职康站老师

冯颖静 通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科科长

江乐阳 北京中科盛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卢 旭 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部长兼普儿科主任

聂建华 通州区郎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

选题策划:陈冬菊 金可

九五团队:池 阳 王倚剑 李若晨 谢佳航

创意设计:鲍丽萍

责任编辑:黄漠

人物摄影:唐建

聚焦副中心

编辑:胡德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