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公共数据专区全面升级 北京率先打造金融领域城市可信数据空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3-19 18:03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进入
金融
看更多
+ 订阅

2024年11月,国家数据局印发的《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 - 2028 年)》提到,构建数据空间可信管控能力,提高数据空间资源交互能力,强化可信数据空间价值共创能力。在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金控集团率先开展金融领域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探索,以“金融公共数据专区”为基础,从可信管控能力、资源交互能力、价值共创能力三个维度全面升级,支撑首都数字经济发展,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北京市于2019年正式启动金融公共数据建设,并于2020年开展金融公共数据专区的授权运营管理工作,授权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金控集团”)建设运营“金融公共数据专区”,由旗下北京金融大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大数据公司”)负责具体建设运营工作,引领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浪潮。

依托金融公共数据专区合规运营管理体系,建成可信数据空间运营管控平台,打造可信数据空间的可信管控能力

建成合规可靠的运营服务体系,落地数字身份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合规管理系统三大系统,明晰数据引入流程、数据开发流程、数据利用流程三大流程,制定质量管理规范、数据开发管理规范、数据安全管理规范三大规范,形成集数据资源管理、开发管理、安全管理、产品管理、应用机构管理、开发合作方管理、数据合作方管理于一体的管理体系,保障参与各方身份可信、数据资源管理权责清晰、应用服务安全可靠。在此基础上,金融公共数据专区升级建设可信数据空间运营管控平台,标准化数据空间运营管理基础服务,强化数据空间运营管控共性能力建设,升级“用户管理中心、运营管理中心、安全信任中心”能力,落地多用户、多场景、多业务管理能力,畅通应用机构、技术合作方、数据提供方等多主体协作创新路径,促进公共数据供得出、流得通、用得好。

基于金融公共数据专区数据资源禀赋,升级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底座,打造可信数据空间的资源交互能力

以公共数据汇聚为根基,深度整合资源,打造融合“公共数据+行业数据+社会数据+企业数据”的统一数据底座。截至目前,已成功汇聚220类数据资源,涵盖4000余个数据项,覆盖330余万北京市市场主体,触达数据总量突破2000亿条,每月新增数据量超50亿条。构建涵盖数据资源目录、产品服务清单、标准接口规范的规范体系,实现了数据产品和服务的发布统一、查询高效,为构建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持续推动数字资源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深度发展与创新。

丰富产品服务体系,繁荣数据应用开发生态,打造可信数据空间的价值共创能力

广泛开展与数据开发、数据经纪等相关数据服务机构的价值协同和业务合作,合作主体数量近20家,持续打造数据资源高效开发流通的交互生态,汇聚多方资源合力构建以市场需求为驱动的数据产品服务体系。专区共上线约200个数据服务产品,应用场景包括全流程金融机构信贷业务、政府监管数字化转型应用等多个维度,已累计为68家数据使用方提供服务,服务次数超4亿次;支撑北京市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AI金融街”建设,融合金融产品画像和企业信用画像能力,探索落地企业融资供需对接新模式,进一步便利中小微企业融资。为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专区联合金融机构、地方征信公司等合作伙伴共同搭建“数字金融联合创新实验室”,孵化新业务应用及新场景产品,推动数据资源向更多实际应用场景的数据产品或服务进行高效转化,目前已与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行等金融机构落地合作,与天津、黑龙江、福建、山东、辽宁等省市征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未来,在国家大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与金融创新发展的政策指引下,北京金融大数据有限公司将持续提升金融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成效,依托北京市丰富公共数据资源和北京金控集团生态协同,广泛对接科技企业、政府机构、科研单位等数据源持续夯实空间数据底座基础,积极携手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数据使用方深入挖掘数据应用场景,紧密联合数据开发企业、数据经纪商等服务机构建设全方位服务能力体系,充分发挥数据空间参与各方优势,构建金融领域数据流通的高效通道,推动数据在安全合规的框架内有序流动,促进数据要素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为金融创新注入新动能。同时为合作各方开辟广阔发展空间,达成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校检:陈沙  申瑞秋  

审核:郝晶姝


编辑:李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