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谍战系列:马家堡事件(2)
2025-03-19 20:0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二)造假象施巧计专列出轨

马家堡车站到底出了什么事故?站长田中辛雄为什么如此失态恼怒呢?

田中辛雄到马家堡车站现场一看,一片狼藉。就见304次特快的车头和5节车厢冲出土挡,全部仰面翻在铁轨边的土路上。尤其是第一节“展望号”高级车厢,是三道木梁结构,在后面二、三等铁结构车厢的巨大撞击下,扭成了麻花状,豪华车厢里的23名日军将、佐、尉级军官无一幸免。马家堡列车倾覆事件太大了,震惊了华北日伪当局,也震惊了日本国内的有关部门。

马家堡在历史上曾是京南著名的村庄,大约明末清初成村,是个大村庄。历史上,马家堡附近先后出现了三座火车站。一是津卢铁路的马家堡火车站,义和团运动中遭到破坏,站址在今马家堡路与南三环相交处往南约100米路东;永定门外马家堡火车站,1902年改名为永定门火车站,北京南站的前身;右安门外马家堡火车站,1902年建成,1957年被撤销,遗迹在万芳桥西北角。

当时,右安门外马家堡站是个小站,专门用于会车,没有任何客货业务,只有3间房、4名员工,站长叫许言午。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当天,因日军占领家园,许言午同很多东北人一样,不得不踏上了艰难的逃亡之旅,只身逃到北平,在丰台火车站谋了一份差事,后来他在北平至塘沽一线的多个车站任职。1936年,许言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铁路工作委员会一名地下党员。车站扳道员申连科,身材高大,是地下党的积极分子。另外两个人也是扳道员。

20世纪90年代我负责编辑的这本资料书,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披露了马家堡事件。  刘岳   摄

7月的北平,阴雨连绵。一天,申连科对许言午说:“老许,道岔信号电线老了,下雨的时候信号灯乱变,要不要修一修。”许言午听了这话,会意地一笑,小声地对申连科说:“管它呐,甭修了,这也许对我们有用。”

7月11日上午,天公作美,正好下小雨。路局方面通知,要求沿途注意保护从北平开往青岛的304次特快。许言午想:车上肯定有日伪方面的大人物!何不利用这个机会,以技术事故做掩护,施巧计倾覆列车,打击日寇。

10点过后不久,304次特快终于露头了。它喷着浓烟,以75公里的时速耀武扬威地向马家堡车站奔来。列车离车站越来越近了,许言午向申连科示意,申连科立即打出列车从干线通过的信号,同时却将道岔扳到会车的停靠线上。304次特快日本司机看到信号桩的通过信号,丝毫没有减速。就听轰的一声,列车冲出铁轨,撞向铁轨尽头的土堆,后边的车厢一节挨一节地撞击起来。(卢学道在《日本“东亚大路”专列被颠覆事件》一文中写道:“7点15分了,站长还没有给我放行信号,我顺手拿起电话询问站长,摇了几次不通。我实在是纳闷,是站长不在屋,还是由于八路军炸火车头,扒铁路,火车误点迟发?电话还没有放下,“东亚大路”列车呼啸着进站了。因为我没有放行,火车头直奔避让土道岔,车头当即翻倒在道沟里。一阵轰响,一片烟尘,车厢互相碰撞,有的头扎了地,有的打了横,有的摞起,有的像驴子打滚车轮朝了天。”)

新中国成立后,许言午(中间者)与同为“铁委”地下党员张力的合影。张力提供


作者:

刘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