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熬夜、失眠、多梦……现代人的睡眠问题就像一场无声的战役。改善睡眠的方法数不胜数,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自己的耳朵,跟大家介绍一种中医传统特色治疗——耳穴疗法。我国传统医学运用耳穴治疗疾病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人体的经络气血在耳部有相应的穴位分布。中医认为,耳朵是人体的“微型全身地图”,通过刺激特定耳部穴位,或许能帮你打开深度睡眠的“开关”。

耳部分布着数百余个穴位,与人体脏腑、经络紧密相连,刺激耳穴可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中医理论认为,睡眠问题常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宜、病后体虚等因素相关,与心、肝、脾、肾、胃、胆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当人体出现睡眠问题时,耳部的某些穴位会出现压痛、变色等阳性反应。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相关脏腑功能,调和阴阳,起到改善睡眠的治疗作用。现代研究亦发现,耳部神经分布与大脑边缘系统(调控情绪和睡眠)存在反射联系,如刺激耳甲区的迷走神经分支,可激活副交感神经,帮助身体进入放松状态。
耳穴压豆是耳穴调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中药(如王不留行籽)、磁珠或者药豆等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这种方法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睡眠质量。

操作方法:清洁耳廓后,用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将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药豆等贴于选定的耳穴处,每天按压3—5次,每次持续1~2分钟。夏季留置2-5天,冬季留置3~7天。
耳穴按摩是通过按摩耳部穴位/区,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调节功能,缓解疲劳的调理方法。
常用方法:全耳按摩法,清洁耳部,将双手掌心摩擦发热,然后按揉耳垂、耳郭腹背两面,力度以舒适为宜,每次3-5分钟,每日早、中、晚各1次。
耳穴刮痧是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刮拭耳部特定穴位和区域,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达到防病保健目的的特色疗法。该方法可以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改善睡眠与情绪障碍。
操作方法:清洁耳部,涂抹少量精油或润肤油(减少摩擦),用耳部专用刮痧板,自耳垂向上至耳尖,单向轻柔刮拭,对痛点或结节等反应部位稍加压刮拭,力度以轻微发热、舒适、无刺痛感、局部皮肤淡红色为宜,每处10-15次,单耳3-5分钟,每周2-3次,两耳交替进行。
1. 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留置期间要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
2. 对操作介质过敏者、耳部皮肤有炎症或破损者不宜进行局部操作。
3. 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等患者按压宜轻。
4. 建议配合规律作息,白天适量运动,避免睡前剧烈活动,晚餐宜少食,少吃辛辣、油腻、胀气食物。
耳穴调理睡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传统疗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睡眠问题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希望这些耳穴调理的妙招能够帮助大家改善睡眠质量,享受健康美好的睡眠。
【参考文献】
[1] 赵敬军,李少源,焦玥,等. 耳针治疗失眠的研究现状 [J]. 针灸临床杂志, 2014, 30 (09): 82-85.
[2] 梁繁荣,王华.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擅长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功能障碍、骨关节病、运动损伤、胃肠功能紊乱、盆腔脏器脱垂等的中西医结合康复诊疗以及慢病预防康复。

北京小汤山医院为医保A类定点医院,无需选择定点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