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中学劳动教育教学现场会成功举办
2025-03-24 19:0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3月21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承办的“劳动教育教学现场会”顺利召开。活动以“劳动创造美好,青春奉献温暖”为主题,吸引了北京市各区十余所学校师生代表参与,通过课程研讨、实践展示与公益义卖,共探劳动教育的多元路径与深远价值。活动由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初中劳动教研员刘平主持。

校长致辞:

劳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基石

人大附中昌平学校校长秦金森在致辞中强调,劳动教育在锤炼品格、磨炼意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优势,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构建“固本、融合、铸魂”的“‘劳+X’创行课程体系”,深挖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教师分享:

创新课程体系,赋能劳动育人

三位教师代表聚焦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践创新,分享了各校特色经验:

杨敏(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未来科学城学校)以“五育四关爱——校本劳动课程体系的建构”为题,介绍了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将劳动教育渗透至日常教学。她提出,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劳动任务清单,结合德育、美育、体育等维度,让学生在整理卫生、养护绿植等细节中培养责任意识与协作能力。

曾丽思(北京十一未来城学校)围绕“劳动铸匠心,文化润心灵”,展示了学校非遗手工艺课程的开发成果。通过掐丝珐琅制作、木艺雕刻等活动,让学生在掌握传统技艺的同时,初步体会了匠人精神的含义。

邹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以“扎根实践 融合创新”为核心理念,分享了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重构经验。她提出“项目式劳动”模式,将劳动实践与科技创新结合,让劳动教育紧跟时代脉搏。

匠心课堂,劳动育人

30个特色劳动展位分设展示摊位与体验摊位,涵盖传统工艺、非遗技艺与生活创意等十个任务群:

展示摊位:扎染、竹编、扭扭棒艺术、黏土雕塑等,呈现学生巧思与匠心传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体验摊位:绳编手作、漆扇绘制、香囊缝制、古风投壶、植物栽培、手串DIY等,邀请参观者亲身感受劳动魅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非遗文化到生活美学,从指尖技艺到自然探索,多元互动展现劳动教育的深度与温度。

义卖传爱,温暖同行

各校志愿者全程参与展位运营,开展公益义卖,善款将用于资助贫困地区学生或捐赠公益基金会,用劳动成果传递爱心,践行社会责任。

专家点评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主任孟献军在总结点评中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的创新性与示范意义。他指出,劳动教育的关键在于“真实践、真体验、真感悟”,通过课程体系化设计、文化深度融合、公益实践拓展,真正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师生感言

在义卖展区,学生制作的木艺挂件、非遗串珠、烘焙点心等劳动成果吸引众多师生驻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参与珐琅制作的李同学(十一未来城学校)感慨:“指尖的温度能让冰冷的金属变成艺术品,劳动让我明白坚持与耐心是成就美好的关键。”

张老师(人大附中昌平学校)表示:“看到学生热情介绍作品并主动参与公益,让劳动成果转化为公益的力量,传递温暖。”

劳动创造美好

青春奉献温暖

来源:人大附中昌平学校

审校:陈晨、纪茹馨、杨蕊、徐昊、周婷


作者:

昌平教育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