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 10:58
因为在网络平台购买手机时,买到了拆封后又被封装的手机,市民张先生在历经8个月的艰难维权后,选择把商家和购物平台一并起诉到了法院。目前,北京互联网法院已经立案。
去年7月,张先生在某电商平台浏览手机时,被“百亿补贴 官方精选”频道的优惠活动吸引,客服宣称:“百亿补贴频道的所有商品均为品牌正品,全新未拆封未激活。”得到承诺的张先生放下心来,花费万元购买了一部新上市的手机。
快递到货后,张先生为了保险起见,特意前往该手机品牌的客户服务中心拆箱。然而,客户服务中心开具的《客户服务检测单》让他大失所望。检测单显示:“现场客服当面拆包装,机器包装内充电器与机器条码不对应,现场查询激活时间2024年5月12日。”
“我刚买的全新手机,两个月前就被激活过,充电器的型号也不配套。明显手机是被拆封、激活后,更换配件又重新包装了。”张先生立即联系平台和商家,并提供了《客户服务检测单》。客服先是要求张先生补充完整的拆箱视频,张先生返回手机客户服务中心,调取了当天的开箱监控;看到监控的商家随即改口称:“充电器可能是出厂时配错了……”
经过多次协商,商家最终同意为张先生退货退款。但张先生认为,商家的欺诈行为并未受到应有惩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应承担退一赔三的责任。此外,张先生认为电商平台也难辞其咎。
向平台投诉无果后,张先生多次向电商平台和商家所属的杭州、深圳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均未得到有效解决。直到今年“3·15”期间,有媒体曝光了华强北市场存在翻新手机流入电商平台“百亿补贴”活动的情况,当地监管部门已经采取措施加强了市场监督,这让张先生又看到了维权的希望,于是他选择到北京互联网法院起诉,希望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