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就像住酒店?短托养老,可解燃眉之急
北京晚报 | 记者 张悦

2025-03-26 13:52 语音播报

锐评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老人在养老院总要长住。近来,养老院的“喘息服务”打破了传统养老模式。据报道,上海多家养老机构推出“短期托管服务”,老人可以住几个月、几天,甚至白天短托晚上回家,住养老院就像住酒店一样灵活方便。

图片
短托老人体验医疗服务。图据中国之声

目前,我国有九成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失能老人,照护老人的家人面临不少难茬、急茬。比如逢年过节,保姆返乡家政市场紧俏,子女要么没空,要么想趁假期出游,照护老人成了棘手问题;老人有个骨折之类的伤病,需要相对专业的照护,可子女往往不懂护理知识,不小心还会造成二次伤害;外地家属带老人看病,也需要临时照护;还有很多小老人,既要照顾老老人,还得操持家务,体力精力透支不说,一点个人时间都腾不出来,想看望亲友、出去办事都走不开。家人照顾老人虽理所应当,但没个喘口气的时间、没人能搭把手,加剧照护压力,也不利于家庭和睦。

短托养老新模式,托住了照护老人的燃眉之急。由于入住时间灵活,老人可以短期体验养老生活,家人也能抽空做点自己的事。据报道,有的小老人在春节期间,把老父亲送到家附近的养老院体验了两周短期托管,终于有时间和定居国外的女儿团聚。此外,相较于居家,养老院服务配置更齐全,医养结合的养老院还有康复等治疗措施;养老院的护理人员大都经过专业培训,更懂得如何提供老人需要的照护,可以更好地帮老人休养康复。 

短托服务的出现,也是顺应养老新需求。近年来,各地不断改进居家养老服务,比如开办老年餐厅、居家适老化改造、上门助浴助洁服务等,一些老人对养老院已经没有长期入住的需求。通过提供“喘息服务”,短托养老打破养老机构和家庭之间的壁垒,成为养老服务的多样化选择之一,甚至可以变成居家养老的配套服务。如此一来,不仅家人省心,老人可能通过体验养老院生活找到更好的养老模式,也许更愿意长住养老院或享受养老院+家庭组合,养老院也能盘活床位,丰富服务场景,拓展服务项目。

虽然老人入住时间短,但养老院服务水平不能“短”。不管是住一天还是住一年,老人既然来到养老院就应该享受同等的服务质量;养老院只有提供过硬的服务,才会有更多老人愿意做回头客。《“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出,探索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喘息服务”。养老机构不妨以短托服务为契机,深入了解老人及家人的“喘息”需求,探索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内容,解决养老的燃眉之急,也为养老服务锦上添花,“托”起老人的晚年幸福。


编辑:张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