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财政局: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
北京财政

2025-03-28 12:41

城事

2025年北京市财政财务工作会议召开

近日,北京市财政局召开2025年全市财政财务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全国两会,以及市委十三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市两会精神,传达学习市领导对财政工作批示精神,总结回顾2024年财政财务工作,分析研判财政财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部署2025年财政财务各项工作。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全市财政财务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共同努力、顶压前行、难中求成,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总体实现了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支出有力有序、政策提质增效、风险总体可控,为首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会议从八个方面对2024年财政财务工作进行回顾

一是久久为功加强财源建设,稳住财政收入基本盘。二是加大财政逆周期调控力度,巩固经济回稳向好态势。三是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增强首都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四是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五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六是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政策资金效益。七是防范化解财政财务管理风险,推动财政安全平稳运行。八是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加强财政财务干部队伍建设。

会上,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农业农村局、海淀区财政局、昌平区财政局围绕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管理使用绩效、做好涉农资金统筹使用、加强债务全过程管理、做好“三保”工作等方面作交流发言。

会议强调,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财政财务形势,做好全市财政财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全市财政财务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调配合的工作总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发挥财政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职能作用,为“十四五”收官提供坚实财力保障,做好“十五五”谋划,有力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健康平稳运行。

2025年财政财务工作重点把握好“五个坚持”

——坚持“大财政”理念。树立大财政视野,围绕构建“大预算、大资产、大绩效”,探索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首都大财政管理体系,提高资金统筹、资产盘活、资源利用能力。

——坚持宏观调控、前瞻谋划。发挥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统筹管理职能作用,提升财政政策目标、工具、时机、力度、节奏的匹配度,增强部门预算的前瞻性、严肃性、约束力。

——坚持小钱小气、大钱大方。时刻绷紧过“紧日子”这根弦,从严从紧控制非重点、非刚性、非急需支出,腾挪更多资金为重大改革、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提供财力保障。

——坚持管理挖潜、花钱问效。稳步推进财政财务科学管理,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产业发展。坚持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提高资金效益。

——坚持防范风险、严肃纪律。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高度警惕和防范各类财务风险和外部风险,坚守“三保”、政府债务等方面工作底线,加强财经纪律约束,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主要抓好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改革的牵引作用

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持续推进存量支出政策绩效评价,稳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争取更多区域性先行先试税收政策,完善政府间财政关系,进一步优化市区权责配置和财力格局。

二是做实财源建设,夯实财力可持续发展基础

着力稳定存量优质财源,提升服务政策措施精准度,促进高成长性财源增收,分领域分赛道完善财源转化策略,完善财源储备和风险财源服务机制,强化激励引导和利益协调,提升财源建设工作合力。

三是加强财政资金资源资产统筹,不断提升大事要事保障能力

强化财政资金统筹,进一步提升政府可用财力水平,增强资金保障合力,优化支出结构,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乘数效应大、带动作用强、边际效益高的领域,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优化土地收入管理,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管理,加强社保基金保值增值。

四是逆周期调节精准发力,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提升基金运行质效,着力稳投资促消费,加力实施“两重”“两新”政策,增强政府债券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作用,加强财政稳增长政策储备。

五是优化民生政策供给,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

完善各项民生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有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加强“一老一小”综合服务保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优化布局,优化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开展城市更新行动。

六是加强财政财务科学管理,提升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

健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长效机制,厉行节约,研究出台我市预算调剂管理暂行办法,提高资金可统筹能力,拓展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领域,深入推进降本增效,扩大财政评审和事前绩效评估范围,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开展“十五五”财政规划研究。

七是坚守财政财务运行底线,当好政府安全“守夜人”

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不断优化政府债务结构,完善全口径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兜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加强区级财政运行监督,加大财会监督力度,切实维护财经纪律,强化主体责任,持续推动内控建设走深走实。

八是持之以恒推进党的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坚持党对财政财务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政治机关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进党建工作与财政财务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梯队建设,着力塑造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

会议号召,全市财政财务部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锐意进取、实干担当,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推进财政财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刘星主任、市政协财政预算民主监督组李旭红副组长,市财政局领导班子及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在现场参加会议。财政部北京监管局、市委市政府各委办局、总公司及市属大型企业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和财务处长、各区财政局班子成员(含经开区、燕山)及相关科室负责人通过视频形式参会。


编辑:赵司尧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