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学者:缓解南海紧张局势应从西方方式转向东方方式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2025-03-28 20:24 语音播报


受访者供图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南海主题分论坛上,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安娜·马林多格-乌伊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说,缓解南海紧张局势需要采取多边参与、加强对话的多种途径和策略。各方应该从西方式直接对抗的“大喇叭外交”,转向东方式注重和谐、彼此尊重的争端解决方式。

马林多格说,南海是全球贸易的重要通道,每年促进约3.5万亿至5万亿美元的商业活动。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海上枢纽,它连接着亚洲各个关键经济体,促进了经济相互依赖和投资机会。然而,这种共享的繁荣面临着挑战,包括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安全风险以及环境问题。

作为一位菲律宾学者,马林多格表示,为了有效缓解南海紧张局势,菲律宾等南海声索国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

首先是加强多边参与。通过东盟的统一立场,可以推动在南海建立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为管理争端和澄清有争议的问题提供一个明确框架。

其次是直接对话。有针对性地进行双边和三边对话,推动具体问题解决,对复杂问题采取更针对性的方法。

第三是采访公共外交和战略沟通。像菲律宾这样的声索国应该始终强调对国际法和和平解决争端的承诺,利用有效的沟通来加强集体对区域和平、安全和稳定的承诺。

第四是多领域合作交流。菲律宾等东盟声索国可以扩大外交渠道,超越政治对话,与中国进行文化、教育和经济交流。这些互动建立相互理解,为和平和相互理解奠定更具韧性的基础。

“我们应该从西方式直接对抗的‘大喇叭外交’,转向更东方或亚洲的争端解决方式。这种方式注重维护和谐,把摩擦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各方之间的交流愉快而尊重彼此。”马林多格说,各国的心态也应该从“赢者通吃”向更普惠的视角转变。南海应该被视为一个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区域。

马林多格说,实现南海问题的可持续与和平解决,取决于致力于多边的做法,要将多边和双边对话与创新合作框架相结合。在传统外交之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资源管理和灾害应对等共同的地区利益提供了合作途径,有助于声索国之间建立信任和信心。

“将南海转变为和平与合作而非冲突的地区,需要所有各方保持开放心态、建设性和承诺。认识到我们共同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的责任,政府、智库、利益相关方和人民必须倡导以和平为导向的政策。”马林多格说,只有通过这些努力,南海才能演变为和平与合作之海,确保整个地区的福祉和繁荣。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