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11:55
3月29日至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本届论坛以“系统性变革 智能化传播:网络媒体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与会者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突破、算法治理体系创新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度对话,探讨智能时代网络传播的发展路径,共同擘画技术赋能下的网络内容生态发展蓝图。
挖掘AI创作潜能 打造内容创新生态
未来,内容创作将是什么样子?作为论坛创新打造的主题活动之一,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在29日晚举办。创作大会现场上演了一场科技与艺术交融的视听盛宴,机器人“智音”与广西交响乐团共奏,AI采编助手实时输出稿件,钱学森数字人讲授AI课……这些技术赋能的创新场景,全景式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内容创作领域的突破性实践。
钱学森的AI课(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同学们快来,钱爷爷要来给我们上课了”“30多年前,我就开始关注人工智能了,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人与机器的结合……”当晚,钱学森数字人分身在现场给学生们上了一堂AI课。研发团队通过数字技术制作钱学森数字人分身,模拟钱学森的思维模式与教育风格,生成互动式教育内容,推动知识传播的创新。
论坛期间,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带来了前沿AI技术,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AI技术矩阵,为行业发展赋能。从智能写作助手到多模态内容生成系统,从自动化生产工具到智能协作中台,如今,技术创新已深度融入新闻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提升了媒体从业人员在策划、采访、编辑、发布等环节的整体工作效率,还突破了传统创作边界,为媒体行业开辟叙事新维度。
“可灵AI是新一代AI创意生产力平台,用户不需要任何视频制作经验,只需要像写文章一样输入视频相关描述,就能自动生成符合描述的高质量视频内容。”快手联合创始人杨远熙向记者介绍,在这次大会展览中,他们也特别设置了具有广西特色的互动体验,生成了可灵AI眼中的广西十大美景、地标、美食、民族风情等等,让地方的风俗人文变得真实鲜活、生动可感。
工作人员向与会人员介绍可灵AI(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在论坛期间,我看到了许多AI新应用,比如自由画布、一键换装,还有可以自动生成视频片段的软件。未来,我将积极拥抱这些AI创作工具助手,利用它们打破创作瓶颈,通过新颖视角展现广西的文旅魅力,为文旅宣传注入蓬勃活力。”文旅达人“小阿甜在广西”说。
探索智能向善新路径 汇聚网络发展新共识
为期两天的盛会,吸引全国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社会各界代表等欣赴邀约。与会各方围绕技术向善达成共识,携手构建人机共生的创作新范式,让技术创新成为清朗网络空间建设的加速器。
“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于30日举办。活动通过主旨演讲、圆桌对话、成果发布等环节,剖析网站平台算法应用现状和挑战,交流算法综合治理的经验做法,凝聚行业共识,共商算法发展与治理之策。
“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圆桌对话(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现在AI能写文章、做视频,但可能造假或者传谣言。平台怎么分辨AI生成的内容是真是假?“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探索利用技术手段来识别AI内容,成立了‘深度伪造安全防范专项小组’,结合AI领域内最新的深度伪造识别技术和学术进展,建立了一套技术体系识别能力,对深度合成内容进行更精确的检测。我们也在尝试,通过小程序的形式,将这个能力开放给更多用户,帮助大家鉴别AI谣言。”百度集团总编辑李小鸣在会上介绍。
“虽然AI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创作工具的门槛,也可能会被利用去创作吸引眼球的内容,但创作的本质还是人,我们需要引导创作者使用AI工具,去生产更多正能量的视频内容,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AI对内容的理解能力也在增强,也能更好地去识别视频地址内容,正确识别出正能量内容进行推荐,为优质创作者赋能。”哔哩哔哩算法安全委员会执行主席张强说。
论坛开幕式启动了2025年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项目(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论坛开幕式上,通过艺术化表达、技术化赋能、场景化呈现,把回顾总结过去一年正能量建设成效与谋划部署新一年网络传播工作相结合,把网络内容建设与项目发布启动相结合。与会新闻媒体、商业网站等纷纷表示,将积极响应号召、主动作为,加速探索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变革有方、智能向善”的行业发展新路径,同时在技术迭代中凝聚网络空间主流价值传播合力,持续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展现社会温情的正能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