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坎缓堵综合治理工程完工
北京日报 | 记者 代丽丽 邓伟

2025-04-02 06:39 语音播报

头版

综合治理工程利用大瓦窑桥区三角地,新增长450米的辅路系统,桥西原入口东移220米,增加了车辆并线交织距离,减少拥堵。 本报记者 邓伟摄

备受市民关注的京港澳高速杜家坎缓堵综合治理工程日前完工。昨天早上8点多,记者在现场看到,曾被调侃为北京最堵的“杜大爷”,情况有了明显好转。经测算,通过多项综合改造措施,拥堵路段的平均通行时间缩短21分钟,提速约100%。

此前,杜家坎的堵车已经形成了一个困扰房山通勤者的老大难问题。这里也因此被人们戏称为“杜大爷”“堵家坎”。

为缓解京港澳高速早高峰进京方向的交通压力,市交通委会同市公安交管局、丰台区政府等单位反复论证,通过精准施策、综合治理,对宛平桥、大瓦窑桥等多处节点提出了一系列改造措施,最终形成京港澳高速杜家坎缓堵综合治理工程方案。项目起点为杜家坎收费站、终点为大井西桥,全长5公里,采用增设加速车道、拓宽瓶颈路段、调整道路进出口、优化公交车专用道等综合改造措施,全面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经观测,在本周一该工程完工首日早高峰(7-9时),车辆通行杜家坎收费站至大瓦窑桥路段平均时间为19分钟,比改造前的40分钟缩短21分钟,提速约100%。

改造前该路段早高峰拥堵在11时左右结束,开通首日早高峰则在上午9时30分基本结束,该时间点通行杜家坎至大瓦窑桥约8分钟,在上午10时仅需6分钟。

在交通量方面,相较于2024年4月1日(周一)早高峰,开通首日通过杜家坎收费站的车辆由2498辆/小时增加至2905辆/小时,增加了16.3%;通过大瓦窑桥的交通量由2997辆/小时增加至4192辆/小时,增加了近40%;丰体南路出口处交通量由3909辆/小时增加至4765辆/小时,增加了近22%。

通过本次缓堵综合治理,京港澳高速杜家坎至大瓦窑桥拥堵路段实现通行速度提高、通行能力增加“双提升”效果。

市交通委城市道路养护中心副主任叶凯丰向记者展示了他此前拍摄的视频——以前,大瓦窑桥下这条路,早高峰时,辅路的车要进主路,社会车辆要让公交专用道,两边的车辆都小心翼翼地向中间车道缓缓挪动,甚至堵在那里一动不动。而昨天早上再拍摄时,车流已经明显动起来了。

市民田艾华家住良乡,工作单位在五路居,杜家坎是他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他告诉记者:“以前堵的时候,我要40多分钟才能从杜家坎收费站开到大瓦窑桥,所以6点20就得出门,才能勉强赶在7点前过了这个堵点。昨天一走,发现情况好多了,15分钟就过去了,拥堵情况大大缓解了。”


编辑:胡德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