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1点点|“六尺巷”体现的大智慧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刘奇

2025-04-08 07:00

都视频
进入
理论1点点
看更多
+ 订阅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因张英这首诗生成的六尺巷故事广为流传。张家给出去的是三尺地,吴家感受到的是一片情。这种“以情释怨仇”是化解纠纷最高妙的手法。

这种处事方式一是节约成本,有些邻里纠纷,几根香烟一递,几句好话一说,搞定。要是事事打官司,律师费、诉讼费,不知道要花多大代价。二是缩短时间,很快就解决。事事法庭上见,天天开庭都忙不过来。当面调解,直奔主题,化解就是一袋烟一杯茶的工夫。三是增进友谊。打官司都把对方视为“假想敌”,官司一打,互为仇人。六尺巷体现了“动之以情释恩怨、晓之以理解冤仇”的大智慧。

——《六尺巷文化的历史启迪和时代价值》(刘奇)

理论1点点

编辑:黄月平,王雅贤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