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取“货”、夺路狂奔,牵出一条毒品交易的“隐秘路线”……
CCTV今日说法

2025-04-08 17:40 语音播报

时事

“就是想挣点钱

有人打电话让我去拿个东西

一趟给5万

反正他也没说要拿啥

我一想 就答应了”

山路追车

出现惊险一幕

2024年3月19日,云南普洱边境管理支队孟连大队在边境地区展开缉毒行动,一辆黑色轿车在警方拦截时突然加速冲卡,疯狂逃窜。

警方立即展开追捕,嫌疑人在崎岖的山路上高速行驶,最终因车速过快撞上土墙,车辆翻滚下山坡。尽管车体严重受损,嫌疑人仍试图弃车逃入山林。

警方迅速追击,一名民警在抓捕过程中手臂受伤骨折,最终成功将嫌疑人抓获。

此次缉毒行动并非偶然,而是警方经过长期缜密侦查后的收网行动。

此前,在对吸毒重点人员管控中,警方发现一个姓冬的男子出手突然变得阔绰,冬某长期在家务农,仅靠干农活不足以支撑他的高档消费。这一反常情况,立即引起警方的关注。

深入调查后,警方发现冬某频繁往返边境,在深夜驶向偏僻垃圾场,形迹可疑。种种迹象表明,冬某极有可能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为掌握更多证据,警方对冬某展开持续跟控。一次返程途中,他刻意绕开常规检查路线,发现被跟踪后突然加速逃窜。

多辆警车在山路上成功围堵并将其逼停,这也就出现了开头时的惊险一幕。最终,执法人员在其车内查获40多公斤冰毒。

缜密侦查揪出幕后毒贩

经查,冬某因长期赌博欠下巨额债务,为了尽快还债,他铤而走险,接受陌生人提议前往边境取“货”,每次获利5万元。

据冬某交代,他只按照上家的指令行事,将“货”送至孟连县城郊外的一处垃圾场,以避免直接接触对方,降低暴露风险。

警方顺藤摸瓜调查与冬某单线联系的手机号码,发现该号码是经他人转手后被用于毒品交易。

通过调取电话卡现场交易的视频,警方发现一个叫岩某的男子曾购买该手机卡,并多次出现在垃圾场附近,且活动时间与交易时段高度吻合。

然而,就在警方锁定岩某身份后,他却突然消失了。通过查询其名下车辆的轨迹,警方发现该车最后一次是出现在孟连县城的一条主街上。

经过大量走访,侦查人员最终在一家汽车修理厂找到了岩某的车辆。民警迅速对修理厂展开秘密排查,发现岩某车辆的后排座椅被拆除,准备进行改装。警方分析,岩某定制的后排座椅极有可能是用来藏毒的。

经过多日蹲守,岩某在修理厂取车时被警方当场抓获,并查获其用于联系冬某的手机。随着岩某的落网,案件取得重大突破。

毒网未撒先破

侥幸心理终落空

经审讯,岩某供述,他在案发前与境外贩毒分子取得联系,试图“以贩养吸”。为掩人耳目,他花费1000元购买他人手机卡,与冬某单线联系,并安排其前往边境取毒品。毒品到手后,冬某将其藏匿在垃圾场,并拍照通知岩某。

案发当日,冬某失联,岩某预感不妙,但因汽车还在修理厂,抱有侥幸心理就没有逃跑。

据岩某交代,他在网上结识了一名湖北买家,对方承诺“有多少收多少”,并怂恿岩某将毒品运送至湖北,但未支付定金,约定在收到毒品后付款。

岩某本以为通过毒品交易既能满足自身吸食需求,又能获取暴利,殊不知他精心编织的贩毒网还没有完全展开就被警方打掉了。

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普法时间

Q1:

在这起案件当中,冬某和岩某将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A1:

对于冬某来说,他是为了获取不寻常的高额利润才为他人运输毒品的。而且在设计路线的时候,绕过了公安检查站点,那么他的行为可以构成运输毒品罪。根据公安机关的事实调查,他也具有运输毒品罪的主观明知。那么具体的量刑,要根据他认定的运输毒品的数量和其他情节来综合考量。而对于岩某,他是为了贩卖毒品而购入毒品的,他的行为可以构成贩卖毒品罪,贩卖毒品的数量可以根据他购入毒品的数量来计算。但是,他本身是一个吸毒人员,那么具体贩卖毒品罪的量刑就要考虑他“以贩养吸”的情节。

Q2:

这起案件的案发地在边境,现在边境在缉毒方面还有哪些挑战?

A2:

目前对咱们国家现实危害最大的境外毒源地还是金三角地区。我们国家与金三角地区相关国家的边境线特别长,而且大多都没有天然屏障。随着物流寄递业的发展和边贸往来的增多,境外的毒品就会随着陆海空各种渠道渗透到我国,所以边境地区缉毒工作的压力还是相当大的。

Q3:

在边境缉毒方面,我们现在都有哪些举措来应对这些新的变化?

A3:

一方面我们是加强与金三角地区相关国家的禁毒执法合作去共同打击这个区域的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同时我们也加强边境管控和堵源截流的工作,充分利用人防、技防、物防等各种手段来查缉边境地区的人员、车辆、资金等等,力争把毒品堵截在境外,避免它向内地流动。此外我们还加强对群众,尤其是边民禁毒宣传教育,来提高他们防范毒品的意识和能力,共同抵制毒品对我们的侵害。


编辑:丰家卫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