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不数羊!盘点让爷爷奶奶秒入梦乡的“助眠剂”→
2025-04-09 09:4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当月光洒进房间

美梦本该开场

可不少爷爷奶奶却被困在

失眠的 “怪圈”

只能无奈地数着羊

一只、两只…

数到眼皮打架也难以入睡

……

偷走老人美梦的三大 “黑手”

生理机能衰退

随年龄增长,脑部神经细胞减少、动脉硬化加剧,导致脑血流量下降及代谢失调,直接影响睡眠质量。

慢性病叠加效应

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慢性病引发的疼痛或不适,常与失眠形成恶性循环。如肺心病患者夜间呼吸困难、颈椎病导致的肢体麻木均会加重睡眠障碍。

情志失调与脏腑失衡

肝郁气滞: 退休后社会角色转变易引发焦虑抑郁,肝气郁结化火扰动心神。

心肾不交: 肾精亏虚无法制约心火,导致虚火上炎、夜不能寐。

气血两虚: 脾胃运化不足致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而失眠多梦。

长期失眠的危害“三件套”

慢性病风险倍增

睡眠不足可升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导致血压波动、血糖代谢紊乱,加速高血压、冠心病发展。

大脑功能受损

研究证实,失眠会促进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堆积,降低记忆力与反应力,增加老年痴呆风险。

免疫力与康复力下降

长期失眠会削弱免疫细胞活性,增加感染风险,延缓术后伤口愈合。

中医祖父的私藏助眠宝方

自我按摩「疏通经络 平衡阴阳」

穴位按摩 :分别点按百会穴、神门穴(具体位置见下图)5分钟,可温通心肾、安神定志。

百会穴:头顶正中。

神门穴:腕横纹处,尺侧腕屈肌的桡侧端。

头部按摩 : 拇指点按太阳穴(具体位置见下图)30秒,重复3次,缓解头痛焦虑。

太阳穴:眉梢与外眼角中点后凹陷处。

腹部按摩 : 顺时针揉腹10分钟,促进脾胃运化,改善“胃不和则卧不安”。

针灸与中药「标本兼治」

百会穴:头顶正中。

神门穴:腕横纹处,尺侧腕屈肌的桡侧端。

内关穴:掌侧腕横纹上2寸。

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

配穴: 肝郁加太冲穴,肾虚加涌泉穴

太冲穴:在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波动处。

涌泉穴: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凹陷中。

【辩证用药】

肝郁气滞: 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白芍、香附)疏肝解郁。

心肾不交: 交泰丸(黄连、肉桂)交通心肾,搭配六味地黄丸滋阴。

气血两虚: 归脾汤(党参、黄芪、龙眼肉)补益心脾。

情志调摄「养心助眠」

冥想呼吸法: 睡前盘坐,专注呼吸并默念“松”字,每次15分钟,缓解焦虑。

入睡所想「空杯心态」

入睡时既不能想一些让自己紧张、焦虑的事情,又不要强制让自己“放空”、“什么都不想”。主动将思绪带入到一些简单、重复的事情上,或者观想自己的“丹田”。想要把自己的意念放空,最简单的就是用无关紧要的思绪把它填满。

日常小改变,为爷奶睡眠加油!

饮食宜忌

宜 : 小米粥、百合莲子羹、酸枣仁茶(酸枣仁10g沸水冲泡)。

忌 : 浓茶、咖啡、辛辣油腻食物。

睡眠环境优化

保持卧室温度18-22℃,使用遮光窗帘,睡前1小时避免接触手机蓝光。

适度运动

每日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调节脏腑功能。

摇头摆尾去心火

摇头摆尾去心火

心火者,思虑过度,内火旺盛。这一式,上身前俯,尾闾摆动,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可以消除心烦、口疮、口臭、失眠多梦、小便热赤、便秘等等症状。

两手攀足固肾腰

这一式前屈后伸,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使人体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得到拉伸牵扯,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调理作用。

祝愿天下所有爷爷奶奶每晚都能酣甜入睡,活力满满迎接新的一天!

(作者:北京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 李磊)


作者:

北京老年医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