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迎风一战”彰显大城善治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京平

2025-04-13 18:50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受冷涡加强东移南下影响,自11日下午至13日,北京经历了一次极端大风、强降温天气过程,并发布了近10年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截至目前,北京已经过了风力最强时段,未接到因风导致的人员伤亡情况,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此次大风天气极端性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地广人多、建筑密集、情况复杂,更要全力以赴打一场硬仗。这场大考,从各个向度检验着这座大城的抗压能力,也为提升城市治理、锤炼发展韧性提供了重要思考视角。

闻风而动、提前部署,掌握了主动权。应对极端天气,拼的就是速度,必须快字当先、争取主动。连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系统研判,持续完善大风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方案,反复要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全体市民压实责任。全市上下闻“风”而动,从抓好气象形势研判和预报预警,到充分考虑各类极端场景情况、做好预案,皆彰显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见证着“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智慧。实践也证明,北京严阵以待的应急方案最大限度降低了损失,保障了城市运行有条不紊。

接诉即办、守土尽责,筑牢了防护墙。大城治理千头万绪,特别是在应对极端天气时,制定方案是前提,抓好落实是关键。职能部门协同配合,民生保障越有温度,应对工作就越有力度。我们看到,面对决策需求,气象部门彻夜在岗;面对情况变化,宣传网信部门、各大媒体及时发布信息;面对倒伏树木,园林部门迅速出动;面对高空险情,消防人员闻警即动;面对避险诉求,商场园区开放免费停车;面对采买高峰,农贸商超全力保供稳价……从“等风来”到“迎风战”,相关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各项防范应对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同时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突发情况,筑起一道坚固的“防风墙”。

守望相助、齐心协力,实现了高效率、好结果。极端大风来临,相关部门担当尽责,市民朋友密切关注权威信息,积极响应号召,坚持“非必要不出门”,主动排查窗外安全隐患;对外卖小哥、快递人员等户外工作者保持理解,对园林工人、消防员等坚守在岗的工作人员表达感谢。不心存侥幸、不放松警惕,人人出力、共渡难关,就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保护,也是对所在之城最直接的支持。广大市民关键时刻的理解配合,明显提升了防灾抗灾工作效率,形成了坚强的抗灾合力。

每一次极端天气,都是城市韧性的“试金石”,也是治理能力的“磨刀石”。大城之治本就纷繁复杂,经历极端天气这样的全方位大考,让我们对于风险意识、问题导向、底线思维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总结出来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办法。不断优化增强城市系统的可靠性,不断提高应急处置和服务保障能力水平,就能在应对考验时心中有底,打赢一场又一场硬仗。

北京遭遇极端大风

编辑:胡宇齐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