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11:30
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致灾风险高……受冷涡加强东移南下影响,4月11日至13日,我国中东部出现强风、沙尘、降温天气,华北出现持续性大风,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
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要求各级气象部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监测预警,强化递进式服务,坚决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4月10日9时,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大风、雨雪、强对流、沙尘)三级应急响应。
以气象预警信息为令,各地各部门严阵以待、严密布防、严防死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华北地区
提前“锁定”建立“防风”屏障
4月11日至13日,京津冀等华北地区出现极端大风天气过程,北京山区局地阵风最高达14级。气象专家表示,如此强度的大风能吹倒一棵直径约14厘米的树。
高楼层住户固定窗户、部分企业实行居家办公……社交媒体里关于应对大风天气的讨论,伴随气象预测预报信息的发出热度持续攀升。
开展加密会商、部门联动研判、滚动更新实况……“非必要不外出”的提醒下,是各地气象部门与大风“争分夺秒”的紧张角逐。
“12日8时迅速增强,10时至21时风力可达6至7级,阵风10至12级,22时后仍有西北风……”天津市气象台一体化业务平台上,风的“小动作”被预报员尽收眼底。
针对极端大风天气,天津市气象局值班人员正在追踪研判。 来源:天津市气象局
这得益于市气象部门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超分辨率技术应用于百米级、分钟级天气预报产品订正,实现对全市未来6小时、100米分辨率的温度、风力等预报信息逐10分钟更新,为重点区域、关键点位、特定时段提供精细预报。
针对此次过程,天津市气象局在4月9日“锁定”大风降温的影响时间、强度以及范围后,迅速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气象信息快报》,重点提醒此次过程的极端性。10日上午,市气象局接连发布陆地大风、海上大风橙色预警信息,与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保持24小时直连,启动预报服务关键领域“加强岗”机制,滚动更新大风实况和预报结论。
为充分提升公众预警提醒覆盖率和接收率,北京市气象局与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联合推动“京通”小程序上线高级别预警自动弹窗功能,公众在微信、支付宝以及百度 APP均可实时接收大风预警信息及防护指引,并了解逐小时风速、温度等数据和未来7天预报。同时市气象局与媒体积极联动,于4月9日晚全网发布重要天气提示,并在“北京新闻”等电视节目中加播专家连线9次,指导市民科学防范。天津市气象部门利用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全网发布大风天气提示信息,覆盖全市2016.9万人次,天气直播、讲解视频等科普宣传产品全网传播量超千万。
聚焦保障城市运行和行业安全需求,各地各部门以气象预警为令,迅速联动响应。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依据大风红色预警信号,统筹部署设备特巡等多维度保障措施;雄安新区电力部门集结抢修人员210人、施工队伍21支,确保抢修力量充足、调配迅速。山西省广播电视局依托全媒体渠道加密发布天气科普内容,总浏览量达367万。
此次过程,渤海海域和沿海地区也出现大风天气。4月11日,河北省海事局启动大风三级预警防御响应,秦皇岛海事局每两小时对锚地船舶进行全覆盖点验,并将锚泊安全距离调整至1海里。针对天津港、LNG码头等,天津市气象部门及时提供基于位置的气象风险预警信息,4月13日上午,为保障一艘载有2000余名游客的游轮安全进港,市气象局与市海事局联合会商,基于游轮到港时间、停靠位置等研判天气“窗口期”。
此次冷空气影响范围广、强度大,内蒙古东部等地还出现大幅降温及降雪。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依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出紧急提示,要求各校及时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新巴尔虎右旗气象局在联合会商中建议启动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相关部门及时调整旗内615名游客行程,确保游客人身安全。
南方部分地区
周密部署智对“风雨”考验
“11日8时至13日8时,安徽省1773个站点降水量超25毫米,江北西部多地阵风达9级以上,局地出现小冰雹。”
“11日14时至12日15时,江苏省1065个观测站极大风达8级以上,太湖小雷山出现陆地风速最高点,达29.9米/秒。”
……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刚刚过去的周末,我国江南、黄淮、江淮等地出现6℃至10℃降温,浙江、江苏、安徽、湖北等部分地区出现短时暴雨、强雷电和冰雹等天气。各地气象部门坚持早预警、勤联动,立足实际开展递进式服务防范应对此次天气过程。
4月11日,湖北黄冈出现今年首场强对流天气,中北部地区出现明显雷雨大风天气,局部地区伴有冰雹等极端天气。 拍摄:崔芸嘉
预报预警打出“提前量”。此次强对流天气来临前,“浙江预警发布”微信公众号便持续发布雷暴大风、雷电等预警信息科普视频,这是浙江省气象部门基于人工智能探索推出的灾害性天气科普产品,帮助群众加深对极端天气的认识。
“预计11日淮河以南有强降水,局地伴有强对流,11日夜至12日有大风降温天气。”4月7日至10日,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气象部门均向地方党委、政府部门通报此次天气预报预测情况,及时向公众发布强对流、大风天气防范措施建议;4月11日起,重大气象灾害(大风、暴雨或强对流)四级应急响应陆续在影响地区启动。11日20时起,安徽省气象局逐3小时更新天气预报,“点对点”提醒相关市局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开展高级别气象预警“叫应”服务,截至12日14时,全省气象部门共发布强对流、大风、暴雨预警信号276条,预警短信覆盖应急责任人43.6万人次。11日14时至12日14时,湖南省气象部门面向社会公众靶向发布暴雨红色警报27乡镇次,乡镇暴雨临灾警报14乡镇次,覆盖502.18万人次。
部门联动织密“防护网”。“此次雷暴大风、强降水对早稻播栽、春茶采摘等不利。”4月11日,江西省气象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农业生产各环节做好强风雹、暴雨和降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围绕大风降温天气过程,江苏气象部门聚焦交通运输、能源、农业等重点领域,加强与相关部门及行业用户沟通,密切监测受大风影响的道路、电力设备等状况并提醒相关部门进行防范;联合本地媒体组织科普讲解,各平台累计观看量达25万人次。在湖北,省应急管理厅依据气象预警信息,提前48小时研判调度指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16万栋自建房拉网式排查,交通运输部门对1051个施工驻地实施网格化管理。浙江省气象局针对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需求,及时标注并发布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致灾风险预警等级信息,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据此提前开展隐患排查,多个高速路段采取限流措施。
基层气象服务“争分夺秒”有序开展。安徽省黄山市气象局强化跨省协作,参与浙皖闽赣四省边际地区灾害性天气会商,与衢州、南平、上饶等地气象部门联合发布警报信息,实现灾害防御区域联动;面对强对流、海上大风、浓雾叠加的复杂天气过程,浙江省舟山市气象部门加密预报风力等级,为舟山客运航线停航、船舶回港避风调度提供支撑。
“象山镇过去1小时降水46.4毫米,预计未来1小时仍有30毫米降水,注意防范。”4月11日,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象山镇镇长刘辉收到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赶往重点凹陷坑洼点的101省道,组织各级干部疏散交通,百余辆汽车在工作人员有序疏导下及时停车等候或改道,未出现任何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