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周刊 | 楼道公共空间能随意占用吗?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杰 美编 冯晨清

2025-04-14 14:41 语音播报


楼梯间、通道和家门口,这些都属于居民楼的公共区域,也是全体业主的共有空间。然而这片空间经常会被一些居民占为“私家领地”,当成“杂物间”,轻则晾衣服、摆鞋子、放自行车、搁花盆,重则安装固定的鞋柜、衣柜。对此,有的居民振振有词,认为公摊面积已经交过钱“可以用”;有的居民则生怕吃亏,别人能放自己也得放。楼道公摊面积能随意占用吗?居民的共有空间究竟该如何利用?让我们一起听听各方声音。

楼道堆物问题让一些小区颇伤脑筋。冯晨清 制图

新闻聚焦

楼道铁皮柜卡住急救担架

“楼道里千万不要堆杂物,太耽误事儿了!上次我生病叫了120,结果担架被楼道里放着的一个铁皮柜卡住了,拐不过弯儿,急救人员往左推往右推,反复尝试,好不容易才拐过去。这要是发生了火灾可怎么办?”前段时间,西城区白云路附近一位居民拨打12345市民热线,反映在楼道的电梯间门口走廊处,有同层住户长期堆放铁皮柜等大件杂物,严重影响了正常出行。

接到居民的诉求后,社区通过“吹哨报到”机制,联合多方力量迅速消除了这个隐患。“我们和这户居民沟通了多次,耐心劝说,最终用‘三笔账’——法律账、安全账、邻里账,将其说服。”社区相关负责人说,这是破题的关键。这户居民随后清理了铁皮柜,并表示今后不再堆放杂物。受到此事的影响,旁边的一家也主动将放在楼道内多年的绿植移入室内。让人堵心的走廊终于恢复了畅通。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随着各区陆续开展大扫除行动,很多小区的楼道已经变得宽敞整洁,但仍有个别地方还存在乱堆乱放的情况。一些居民反映,希望这样的大扫除行动能够坚持下去,以免有的地方刚清干净没多久,又被人堆上了杂物。私占楼道空间堆物问题,目前已经成为社区治理中的难题之一。

各有说法

支持

“交了公摊钱当然能用”

“公摊面积这么大,可都是我们花钱买的,当然能用了!”记者走访中,不时听到这样的声音。一些居民看到家中的东西越来越多,没地存放,就打起了家门口的主意。“门前这块地儿不就是我家的吗?我家住得最靠里,平时就少有人走动,放点东西根本不会有影响。”一位居民说,只要不挡住消防通道,不阻碍别人通行,就应该把寸土寸金的空间利用起来。

居民郭女士说,她家对门的邻居也认同这个做法,觉得可以适当摆点东西。最初,这位邻居只是在门口放了一双小孩的鞋子,后来摆放的鞋子越来越多,不仅有小孩的,还有大人的;如今干脆把整个4层高的鞋架都搬了出来。

“你放我也放都这么干”

记者来到丰台玉泉营附近一个小区,在其中一栋楼的13层楼道内看到,正对着电梯口的墙边首尾相连地停放着9辆自行车,其中两辆被用铁链锁在栏杆上。一旁正在停车的一位居民不以为然地说:“大家都停放在这儿,我为啥就不能?‘随大流’没毛病。”

记者观察到,像这样在楼道内密集停放自行车的现象,在其他多个楼层也都有。居民曹女士告诉记者:“有人可能担心放在楼下丢了,就把自行车推到了楼道里,刚开始只有几辆,慢慢地越放越多。大家都是‘跟风操作’,你放我也放。”

反对

鞋子放楼道臭味扑鼻

在大多数居民看来,霸占楼道公共空间的行为极为不妥。五花八门的物品、刺鼻难闻的气味,将原本应该宽敞整洁的公共空间弄得一团糟。

“你说不影响就不影响啊?”大兴旧宫附近一小区的居民张女士有过一次糟心经历。她家跟邻居家离得特别近,虽说对方将鞋子摆在靠近自家一边,但气味却在整个楼道弥漫,“一开门,一股子鞋臭味就扑鼻而来,真是太郁闷了!”“左邻右舍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关系闹僵了也不好。这种事儿最好还是由物业出面协调。”张女士无奈之下找到小区物业公司,经过物业公司的反复劝说,对方终于把鞋子收回家。

占用楼梯间隐患很大

“我有一次走楼梯间,发现三楼和四楼都摆着鞋柜。那种家具式的鞋柜足有1米多高。”家住五棵松附近一小区的居民顾先生说,它们虽然都靠着墙,但依然占据了一部分楼梯间。一个人通过没问题,但要是两个人迎头碰上,想过去可就费劲了。

“万一发生火灾,疏散的时候肯定碍事。”顾先生专门就这事儿找到小区物业。物业很快联系业主进行了清理,可是没过几天就有邻居又把鞋柜搬出来,依旧摆在原来的位置。后来,相关部门和小区物业开展了一次专项行动,才算把这些鞋柜全部清走。

专家

楼道空间不能随意用

北京今是律师事务所主任吴萌表示,按照《民法典》和一些地方性法规,楼道空间是业主共有而非个人所有。对于这种共有空间的使用,不是随个人的意愿,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这种使用至少要遵守以下前提:必须是业主(也包括租户),而不能是其他人;单个业主对于共有部分的使用,不能妨碍其他人的利益;对于这种共有空间使用的监督执行,任何业主都可以提出,具体操作一般由小区物业公司负责。如果发现有业主随意使用共有空间,居民可通过投诉、物业纠正、起诉等方式解决。

吴萌认为,对于家门口的楼道使用,完全依赖法律法规去规定所有使用细节,不太现实。较好的办法是,提交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民主决策,根据每个小区和业主现状,决定使用的界限,然后再公示予以执行。

单靠物业治理不现实

物业专家路军港表示,在楼道空间堆放杂物的行为,目前来看仍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部分老旧小区。“这个问题,单靠物业公司来解决是不现实的,或者没有办法做到。”他认为,这需要物业、业主、业委会和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具体来说,可以先让消防部门、街道办事处或派出所等向小区物业下发整改通知,再由物业公司发布正式通知,并联合对楼道空间堆放的鞋柜、自行车等限期清理,逐步推进。 本报记者 孙杰

社区探索

多方合力治顽疾

楼道有了新模样

在西城区陶然亭街道福州馆社区陶然北岸小区,过去也有不少居民在楼道里乱堆杂物,如今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楼道环境获得显著改善。

该小区共有15栋楼、21个单元,建成于2004年。记者近日随机来到一栋楼的7层,只见整个楼道内干净明亮,各家门前清清爽爽。沿着楼梯往下走,其他楼层也大致一样,即便是角落里,也不见杂物踪影。每层楼梯间的墙上都贴着禁止堆放杂物的红色塑料牌。位于楼道空间一角的强电管道井,过去曾经被一些居民当成“储物间”,记者打开4个楼层的管道井查看,只见里面除了正常布设的管道外,没有任何杂物。

该小区物业公司客服经理闫静欣说,客服管家每天都会在楼内巡视,如果发现有杂物堆放,会马上提醒居民清理,次日还会“回头看”。

“网格社工、在职党员、居民志愿者都要发动起来,多管齐下解决。”福州馆社区党委书记赵秀琴说,堆放杂物的问题各式各样,当物业遇到“啃不下来”的难题时,社区就会上门与居民沟通,同时也协调街道物业科、防火办等部门参与进来。“已初步形成党建文明引领、物业主责实施、社区督导响应、部门协同消隐的治理探索。”陶然亭街道工委书记梅慧勇说,解决楼道公共空间堆放杂物问题,要用心用情,也要注重机制建设。

网友热议

“有的人根本不听劝,你再怎么说,他就是坚持堆,反复堆,不堆就难受,管不了。” ——无量净

“别影响通行,别影响消防,在自家门口摆个鞋柜、花架、快递格,只要别占到邻居的门口窗前,大家都能接受就行。”——逐梦小a

“楼道空间是安全通道,可不能随意占用,万一发生意外多碍事!尤其是在一些老小区,通道本来就狭窄。”——用户7969650945

邻里周刊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