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热闹还能听门道,西城梨园公会里畅谈名剧《生死恨》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骜

2025-04-14 17:18 语音播报

封面

经过修缮和现代化改造,承载着京剧艺术百年记忆的梨园公会于去年年底以全新面貌对外开放。如今,这里也化身国粹传习之地,为京剧的传播继续发力。4月13日下午,梨园公会邀请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付佳举办“梨园新声” 第一期活动——《梨园新声 代际对话》,以京剧《生死恨》为媒介,畅谈经典艺术,推介经典剧目,与戏曲爱好者分享京剧艺术之美。

活动现场(中间为付佳)

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樱桃斜街65号的梨园公会,曾是北京戏曲界人士的群众组织,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叶盛章等名伶前辈曾为其倾注心血。2009年梨园公会被西城区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实践基地。改造升级后,这里是一个集京剧主题收藏、交流、展示、教研、演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付佳,梅派青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亲传弟子。活动中,她回忆了自己的学习和从艺经历,重点介绍了梅派名剧《生死恨》的艺术特色。

“九一八事变后,有感于国家危亡,梅兰芳先生以宋金对战期间一对普通男女的离合故事为蓝本创排。该剧有慢板、原板、南梆子、二六、摇板等多个板式唱腔,声情交融、扣人心弦。”付佳介绍。

和戏迷的交流中,她提到了梅兰芳先生在剧中首创的反四平调,分享了自己对于这段戏的理解。

“将主角韩玉娘的思夫之情与家国之恨交织升华,特别是民族大义面前不畏高压凶险,果敢抉择,在当今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随后,在伴奏下,付佳还演唱了剧中的经典唱段,赢得了阵阵掌声。据悉,付佳领衔的新版《生死恨》作为“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希望之星’助推培训计划”第三阶段汇报演出剧目,4月19日将在北京人民剧场公演。

未来,梨园公会还将邀请不同流派、院团的青年领军演员与观众面对面,进行戏曲导赏、体验、教学活动,让这一文保场所跨越古今,继续发挥传播作用。

梨园公会供图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