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盲协“指尖摸读世界”阅读分享会:触摸文字,共享阅读乐趣
北京残联官网

2025-04-14 21:40 语音播报

汇爱∙助残

4月9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一场充满温暖与力量的阅读分享会在昌平区图书馆举行。由昌平盲协携手昌平区图书馆精心组织的“指尖摸读世界”阅读分享会,让视障朋友们齐聚一堂,在文字的世界里尽情遨游。

图片

阅读对于视障人士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虽然无法通过眼睛直观获取信息,但通过触摸盲文,他们同样能够打开通向广阔世界的大门。而这样的分享会,正是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阅读心得、感受文字魅力的平台。

本次分享会涵盖了文学、历史、心理学、民俗等领域的经典盲文书籍,如《老人与海》《珍爱此生》《京味儿》《阳光心态 灿烂人生》等。通过视障读者的沉浸式摸读、深度分享与互动推荐,大家在文字中感知世界、连接情感,激发对生命与知识的多元理解。

在分享环节中,多位视障朋友踊跃参与,畅谈他们在摸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视障朋友陈子健分享了盲文版《阳光心态灿烂人生》的感悟。他说:“这本书像是一场关于‘指尖破壁’的存在主义实验。对盲人读者而言,它不仅是穿透黑暗的触觉通道,更是一面棱镜——当视觉屏障被移除,人类最本真的生命力反而在至暗时刻迸发出更锐利的光芒。正如盲文符号的凹凸点需要主动探索,命运从来不是被书写的定数,而是在触摸伤疤时,于血肉深处觉醒的抉择之力。”他特别提到书中孙健升教授的观点:“幸福不是外在条件的堆砌,而是内在心境的投射。当我们内心充满阳光,就能照亮自己,也能温暖他人。”

视障朋友张婧分享了《希望永远都在》的读后感:“这本书像是一场关于‘触摸禁忌’的勇气实验。作者帕特里夏·麦考密克用记者的严谨与作家的悲悯,将历史锻造成一座触觉纪念碑。它提醒我们:当肉体沦为废墟时,唯有希望能在灰烬中重构生命的经纬度。”

刘凤林分享了她摸读历史书籍的感悟:“通过阅读历史盲文书,我了解到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那些伟大的人物和重要的事件,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通过指尖的触感变得鲜活起来。我在摸读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淌和历史的厚重,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除了个人分享,活动还设置了互动交流环节。视障朋友们互相推荐喜爱的书籍、交流摸读技巧,并探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大家沉浸在阅读带来的快乐之中。

此次“指尖摸读世界”阅读分享会,不仅丰富了视障人士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展现了他们积极向上、热爱阅读的精神风貌。昌平盲协表示,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为视障朋友创造更多阅读机会和文化交流平台,让他们在黑暗中也能绽放绚烂的文化之花。

正如一位参与者所说:“虽然我们不能像健全人一样迅速浏览页面,但这种逐字逐句的触摸,让我们对书中的情感和思想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每一个凸起的盲文点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组合起来就是一部部伟大的作品。”

更多内容请关注北京残联微信公号

扶残助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