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明清两朝皇帝亲耕、祭先农的地方,如今可以看到“唐代的星空”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于丽爽 武亦彬 实习生 武倾喻

2025-04-16 07:00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为邦本。北京中轴线南端西侧的先农坛,就是明清两代帝王‌耤田享先农的地方。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悉仿南京旧制,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南郊分别建天地坛、山川坛,山川坛合祀先农神、太岁神以及风云雷雨、岳镇海渎等自然神灵。初建时,太岁殿为核心建筑。‌

明嘉靖九年到十一年(1530年—1532年)‌,在进行郊庙制度改革时,山川坛南端东侧新建天神坛祀风云雷雨,西侧新建地祇坛祀岳镇海渎。山川坛随之改称‌神祇坛‌。随着农事祭祀的地位越来越凸显,明‌万历四年(1576年)‌,该坛最终定名为‌先农坛‌。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先农坛迎来一次大规模的改建和修缮,形成以太岁殿院落、先农坛、神仓院、观耕台和耤田、庆成宫为核心的建筑群。

1991年,太岁殿院落作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开放,‌随着先农坛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博物馆的开放范围逐步扩大。2024年,神仓与庆成宫‌修缮后开放,与‌太岁殿里展示的明代隆福寺精美藻井‌,共同成为先农坛新的打卡点。

【中轴之中4】

点击图片查看栏目所有作品


胡同里的北京

编辑:武亦彬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