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山,非遗不再是橱窗里的“老古董”,而是能拿在手里把玩的潮流艺术!从金蒸蒸花饽饽创始人陈师傅的“哪吒花饽”到周振山的“葫芦烙画”,传统手艺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破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葫芦周”烙画手工坊,看一个葫芦、一块老瓦片、一颗鹅卵石如何变身为国潮艺术品——
葫芦、瓦片、石头:
哪吒的“非遗舞台”
“这把粗腰葫芦的凹陷处,
正好表现哪吒低头俯视的桀骜!”
在周振山的“葫芦周”烙画手工坊
葫芦、老瓦片、鹅卵石
成了神话角色的天然画布
葫芦版哪吒
凹陷造型暗合“低头不服输”的神态,竹炭烙画勾勒出火焰纹身。
胖太乙真人
圆润葫芦下肚“神还原”仙人啤酒肚,AI辅助线稿让细节更精准。
瓦片上的沧桑感
老瓦片斑驳的裂纹成为战甲纹理,新瓦片则化身“财神开门”立体画。
十渡石头记
鹅卵石天然弧度作哪吒侧脸,文旅融合让河边捡的石头身价翻倍。
“葫芦象征福禄,瓦片承载历史,石头代表坚韧——这些材质和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本就是绝配!”这是周振山的创作哲学。
非遗“黑科技”:
从AI线稿到电烙笔控温
传统手艺的革新,藏在细节里:
葫芦烙画:电烙笔温度必须精准控温,“轻了不上色,重了烧穿葫芦”;
瓦片构图:凹凸表面无法修改,构图必须一次成型;
效率革命:AI生成线稿后再手工烙制,效率提升30%。
非遗进校园:
给传统文化装上“年轻引擎”
周师傅用这些“土味材料”做成的手工艺品,如今已是电商平台爆款,远销全国,甚至接到了海外订单。周师傅还走进学校和社区,教孩子们和居民创作,他说:“非遗不是老古董,而是可以玩的艺术!”在房山的中小学课堂上,周振山的非遗课总被学生“催更”。用安全低温笔烙画,幼儿园小朋友也能做“迷你葫芦乾坤圈”。
“非遗的传承,从来不是复制过去,而是用老手艺讲新故事。我们得像哪吒一样,在规矩中闯出自己的路!”周师傅说。
当非遗遇上哪吒
传统技艺不再只是博物馆的展品
而是跃动在指尖的潮流
房山的非遗传承人
用热爱与创新
让房山的文化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