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14:16
张先生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花12万元买了一辆二手摩托,卖家保证发动机无大修、车辆无二次焊接。可张先生拿到车后发现,车辆曾多次修理并有两次焊接喷漆。张先生要求退车遭到卖家拒绝,只好提起诉讼。西城区人民法院日前作出判决,认定卖家违约,全额退还12万元及修车费。
张先生在二手交易平台看到一条二手摩托出售信息,随即与卖家郭某联系。郭某保证摩托车发动机无大修、车辆无二次焊接,并承诺如有上述情况,退还购车款。张先生与对方签订车辆买卖协议,支付了12万元购车款后,又花费2000余元将车辆运到家。
在后续检修时,张先生发现,这辆二手摩托曾存在三次保险理赔记录,车架存在二次焊接喷漆。张先生花费7000余元修车,但仍无法满足正常使用需求,只好向郭某提出退车。郭某推三阻四,逼得张先生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张先生与郭某签订了合法有效的车辆买卖协议,郭某在协议中承诺车辆“发动机无大修、车架无二次焊接”,但该车出过事故并有多处修理及相关保险理赔的记录,郭某的违约行为已经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最终,西城法院确认双方签订的合同解除,并判决郭某向张先生返还购车款12万元并支付资金占用损失,此外,郭某还要向张先生赔偿运输费2000余元及维修费7000余元。
法官提示,网络二手交易中,对于二手商品的新旧成色、瑕疵程度高度依赖卖家描述,商品质量问题极易引发纠纷。在购买二手商品之前,买方要充分与卖家进行沟通,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了解商品真实信息;对商品的核心质量问题进行沟通时务必留有证据,以便在纠纷发生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卖方也应如实披露商品信息,不得隐瞒或者故意回避商品存在的瑕疵和缺陷。相关平台应加强监管,明确交易规则,规范商品信息,加强交易保障,及时介入售后纠纷处理,创造安全、公平、诚信的交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