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见!是什么戏让鼓楼西首次开放“深夜场”?
2025-04-16 14:4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晚上十点

在剧场里躺着看戏是种什么体验


新浪潮戏剧导演王翀作品

《躺平2.0》全新场次来袭

鼓楼西剧场首次开放22点深夜场


在这里

每场只开放「24」个观众席位

「躺下」是戏剧的正确打开方式

演员不止是人类还有「AI」


欢迎进入《躺平2.0》宇宙

体验一次对现实的叛逃




观演提示

为了更好的观剧体验,演出期间需要您配合:


第一步:脱掉鞋袜

第二步:关掉手机

第三步:躺在床上

第四步:等待飞往「躺星」


* 本剧建议16岁以上观众观看


演出时间

(已售罄)


4月18号 19:30 22:00

4月19号 16:00 19:30 22:00

4月20号 16:00 19:30 22:00


4月22号 19:30

4月23号 19:30

4月24号 19:30

4月25号 19:30


(热售中)


4月24号 22:00

4月25号 22:00

4月26号 16:00 19:30 22:00

4月27号 19:30 22:00


演出地点

北京·鼓楼西剧场


演出票价

380元


扫码购票


✨特别组团场次✨


作为一部从题材、内容、形式,甚至是观众席位数量都“很 不 寻 常”的戏,我们想尝试给予观众另一种“特别的选择”。


您可以招募和您一同躺平的同伴,如每场满24个名额,您可以联系我们为您单独加开场次。


你可以寻找身边的“快乐小狗”一起沉浸互动,也可以组起“i人友好局”静静感受。相信和你躺在同一空间的人们所带来的不同磁场、链接,也会生发出不同的体验感。


联系方式:15210614022



有染×王翀专访


Q: 您觉得“躺平”这个状态,它会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大众的常态吗?


A: “躺平”这个词,也有几年时间了。网上其实有很多的讨论,有口水级别的,也有学术、社会学级别的。我们这个作品,并不是想重复那些口水,毕竟是“2.0”,我们希望这个词不仅在科技的使用上做到前卫、前沿,同时,在对话题的解读上也必须保持初心。


我们在做《躺平2.0》的时候,并没有执着于社会大众意义上的“躺平”,而是在“躺平”当中进行了生命的延伸。人生意义上的“躺平”究竟是什么?是死亡。所以这是一个有大量观众互动,也有我们奇幻想象的一个戏。在观众互动的时候,肯定要带出来很多关于内卷、躺平、工作压力的内容,这个是作品的一部分,没有错,但是在我们提供的这些内容当中,我们在挖掘常人所想不到的那种“躺平”。


Q: 2024年,时隔五年再次回到乌镇,您是什么感受呢?


A: 这五年我经历了很多,有我一个人在国外一年半的漂流,有世界的变化,也有对戏剧、生命的体验,所以创作的时候心态非常不一样了。这次《躺平2.0》其实就成了过去这几年的生命和奇思妙想的一个总结、一种汇聚。


最近这几年“人工智能”井喷,这也是我在2022年9月出国之后,就开始研究、实验的一个领域。终于在这部作品里,能得到一个面世的机会。人工智能在《躺平2.0》这个戏里,担任了联合编剧、演员男二号、作曲、也担任了翻译和海报设计的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全流程的关于人工智能的创新。还有就是“躺平”这个主题,不仅仅是社会意义上的“躺平”,可能还有生命意义上“躺平”,这些都是过去几年这么多的风雨,这么多的心路历程的一种汇总。


Q: 近五年,您的创作有没有哪些新的发展?


A: 当然。这几年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躺平2.0》尝试了多种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也作为主题直接联系到人类的躺平和死亡。


我们这个戏有一首主题歌、一首现场即时作曲的歌,还有多首配乐,全都是由人工智能作的。人工智能还进行了字幕翻译、海报设计,可以说它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才能诞生的一个艺术,也是迎难而上的一种创作。其实主题歌是让它跑了几十遍才跑出来的,它特别难的一点,就是没有能力做中文的男女对唱,中文对唱的库太小了。


人工智能不管是作为工具,还是创作主题,都是我在2022年就开始探索的。我在挪威驻地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玩遍了人工智能工具,尝试人工智能的创作。但是当时技术不太成熟,我的想法也在慢慢成型中。


到了2023年底,我跟澳大利亚的同事进行了两周的工作坊。在排练场里做实验,让人工智能跟我对话,扮演角色,给它情境然后跟它一起编故事。但那时候的GPT是3.5,能力有限,好在人工智能真的是每六个月就能上一个台阶,以至于人工智能能够在我们这部作品里,不仅仅帮我们进行创意性的工作、头脑风暴,帮我们写台词,同时还能作为演员、即时地出现在剧场里。它不仅跟我们的真人演员互动,还能跟观众互动、回答观众的问题,这可以说是一两年前都不敢想的科技成果,被我们第一时间用到剧场里来。我也做了一些搜索,《躺平2.0》是中国第一部人工智能戏剧。


Q: 下一个十年或者说更久的时间,您会有哪些新的打算?


A:

肯定是希望在未来这些年里,依然能做好玩儿的东西。不侮辱自己的智商,不辜负观众的信任和期待。具体来讲,就是依然希望在国际上继续巡演这几年创作的作品。也希望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更多的尝试。


我们的创作一直是跟科技紧密相连的,这个时代会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时代,希望不仅仅是《躺平2.0》这部作品,在未来的尝试当中,我们都能够在人工智能的戏剧上,再往前迈一步。未来会发生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只能是敏感地去生活,去感受这个世界,然后在未来,一步一步让奇妙的想法成为现实。


采访于2024年10月21日



剧目介绍

观众将在AI“高菩提”的引导下,登上飞往“躺星”的宇宙飞船。随着旅程的推进,观众将一步步了解“躺星”的神秘设定,并在与AI和演员的互动中,直面终极问题。这是一场关于人类存在和彼岸的深刻讨论。


主创介绍


观念/导演/制作人:王翀


王翀,80后戏剧导演,作品在6大洲的20余个国家上演;有10余部作品首演于海外,史无前例。《地雷战2.0》获东京艺术节大奖;《大先生》被新京报评为年度最佳华语戏剧;《茶馆2.0》获壹戏剧大赏;《等待戈多》2.0版成为中国首部线上戏剧。出版有译作《空的空间》。



主演:马卓君


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戏剧作品《杂拌折罗或沙拉》《2:22》《银锭桥》《威廉与我》《三姐妹等待戈多》《进化论》等。



主演:李嘉龙


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出演过多部戏剧、影视剧作品。在剧场影像、多媒体、肢体方向有深入广泛的探索。演出过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贝克特等剧作家作品。




【主创团队】


文本:王翀、ChatGPT

观念/导演/美术/制作人:王翀


演员:马卓君、李嘉龙、ChatGPT

舞台监督:王御之、李君兰

影像设计:李林坤

灯光设计:孟令洋

作曲:Suno AI

海报:Midjourney


制作/演出:薪传实验剧团

主办:鼓楼西戏剧


剧照来源:乌镇戏剧节


鼓楼西戏剧|演出日历



《躺平2.0》


北京 | 鼓楼西剧场

2025.4.18-4.25


《枕头人》


北京 | 鼓楼西剧场

2025.4.29-5.02


南京 | 南京保利大剧院(大剧场版)

2025.4.11


广州 | 广州大剧院(大剧场版)

2025.4.18-4.19


珠海 | 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

2025.4.20


青岛 | 青岛大剧院(大剧场版)

2025.4.25-4.26


上海 | 云峰剧院

2025.5.04-5.05


《婚姻情境》


珠海 | 珠海金湾艺术中心

2025.4.11-4.12


深圳 | 深圳坪山大剧院

2025.04.13


北京 | 老舍剧场

2025.4.21-4.22



《荒凉西岸》


南京 | 南京保利大剧院

2025.4.13


上海 | 云峰剧院

2025.5.09-5.11


特别提醒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鼓楼西剧场无法提供车位,请大家绿色出行;


为了不影响胡同交通,营造更好的观演环境,请骑共享单车的观众朋友,妥当停置单车(小八道湾胡同与鼓楼西大街交叉口指定停放处),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因剧情需要,迟到观众演出开始15分钟后方可入场;


演出票当日有效,逾期不作退换。


来源:鼓楼西戏剧

来源:大戏看北京资讯


作者:

大戏看北京资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