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焊接机器人更像人!工业级焊接大模型发布
2025-04-16 18:0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如何让机器人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完成焊接任务?近日,北京经开区企业北京博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清科技”)发布工业级焊接大模型,为焊接机器人打造“超级大脑”,赋予机器人全流程自主决策能力,破解焊接工艺标准化难、成本高、过度依赖人工经验等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加速“具身智能”在工业焊接场景的应用落地。

△博清科技的产品。资料图

“我们自研工业级焊接大模型的目的,就是希望让焊接机器人更像人,具备聪明且专业的‘智能焊接大脑’。”博清科技首席业务数据官韩滕跃介绍道。机器人焊接和传统人工焊接方式不同,需要激光器采集焊缝图像,输入信息后由相关软件处理并分发所需的工艺参数,进而控制机器人完成焊接任务。而博清科技工业级大模型的出现,通过融合海量焊接理论、工艺参数及机器人实操数据,系统构建起包含方案推荐、焊接工艺规程(WPS)智能生成、质量实时预判等核心功能的智能决策体系,简化中间步骤,实现从信息输入到参数输出的高度智能化和自主化任务执行。

为实现这一智能突破,该模型具备百万级焊接知识图谱、千万级训练元数据等创新亮点。具体来看,博清科技开发的焊接知识图谱是结构化的三元组形式,能告诉大模型各焊接实体之间的准确对应关系,提高大模型推理的精准性。此外,博清科技基于多年积累的工业级真实焊接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微调,构建起独特的技术壁垒。

△博清科技的产品。资料图

韩滕跃进一步解释:“这些数据的一大亮点在于‘能让机器人看得懂’,传统工艺参数只显示电流、电压,但机器人所需的数据还包括焊枪摆动幅度、在焊缝左右停留时间、焊接速度等更多元数据。”截至目前,博清科技已建立覆盖碳钢、不锈钢、钛合金等95%以上大类金属材料的焊接参数库,累计采集焊接作业数据超3000万组,形成涵盖焊枪姿态、运动轨迹等28个维度的质量评价体系。

“经工业现场验证,该模型的应用能将传统焊接工艺开发周期缩短约60%,综合成本降低40%以上。”韩滕跃说。当检测到焊缝成形偏差时,搭载该模型的焊接机器人能在50毫秒内自主调取工艺参数并下发控制指令,提升焊接质量稳定性。

“接下来,我们将对该模型进行更多调试和测试,使其向Agent(智能体)、多模态大模型等方向迭代。而该模型的发布,也将助推机器人从被动化工具向自主感知决策的具身智能体方向进化。”该模型的发布也成为北京经开区发展具身智能的又一创新硕果,目前,北京经开区基本形成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场景的具身智能产业链体系,正通过全要素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发展,全力支持九大标杆场景建设,打造具身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亦庄样板”。

编辑:徐祎


作者:

北京亦庄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