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 芯片“硅幕”卡不死中国,疼的会是美国自己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鲍南

2025-04-17 15:11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据公开文件显示,英伟达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的“特供”版本AI芯片H20已遭遇出口管制。这是美国封锁对华芯片出口的再度加码,也是其遏制中国AI技术发展、压制中国科技进步的最新动作。

H20作为“缩水版”AI芯片,其算力早已低于英伟达的最强产品,即便如此,美国政府仍无视契约精神,非赶尽杀绝不可,这显然不是出于所谓“国家安全”的合理考量,而是典型的科技霸凌。美国一边高喊“公平竞争”“自由市场”,一边不断出台最不公平、最不自由的产业政策;一边指责中国商品“靠补贴、靠不公平贸易”,一边又以国家意志干预出口、阻遏别国发展。这种严重自相矛盾的“双标”行径,不仅暴露出美方面对中国科技进步的焦虑,更显示出其根深蒂固的“科技冷战”思维。

但美国政客显然打错了算盘。早在“特朗普1.0时期”,就曾极力推动“脱钩断链”,让美国各家芯片厂商断供中国企业。拜登政府时期,《芯片科学法案》等一系列政策,又逼迫全球芯片选边站队,不断升级对华芯片封锁。但随着美方的“封锁清单”越拉越长,中国的突破清单也越写越密。这些年来,中国企业在芯片设计、芯片制造、AI算法、大模型训练等领域奋起直追,尽管部分环节仍需加强,但总体架构已具备相当规模,并诞生了DeepSeek等一大批惊艳世界的原始创新成果。种种现实不断说明:中国并没有被“硅幕”卡死,反而倒逼出了自主研发的动力,激活了针对“卡脖子”环节的系统性解题思路。

反观美国自身,无休无止的朝令夕改、威胁讹诈,伤害的是本国企业的市场利益和国际声誉。就拿英伟达来说,其在中国市场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这些客户涵盖了科研机构、互联网企业以及新兴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等等。中国市场不仅为英伟达带来了巨额的营收,更为其产品迭代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反馈。比如在智能驾驶芯片上,中国车企的大量反馈是促进英伟达改进芯片设计、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一环。当美国政府强制实施芯片封锁,英伟达失去中国市场这一关键支撑后,其芯片的领先地位早晚难保。这也是为什么,当H20停供的消息一出,英伟达股价立即暴跌。

路走对了,就不怕远。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别人恩赐的结果,而是亿万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争取来的成果。从“两弹一星”到“嫦娥”奔月,从“北斗”导航到“天宫”翱翔,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高技术突破之路,无一不是在封锁与孤立中蹚出来的。以坚定的意志、扎实的投入进行持续创新,我们一定能一步一步粉碎那些遏制中国发展的妄想。


编辑:鲍南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