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希望之灯”,看东方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高源

2025-04-17 19:25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春和景明,南海之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相继开幕。旧友新朋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发展,共享开放机遇,热络场景展现着风景这边独好的蓬勃气象,也引人深思世界发展的潮涌方向。

近年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对全球和地区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冲击。近段时间,美国所谓“对等关税”乱拳开打,反复无常的政策、史无前例的混乱,令相当一部分国际企业陷入战略焦虑与发展困境。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全球多边贸易体系能否延续,经济全球化又将何去何从?恐慌、不安的情绪蔓延之际,消博会、广交会如期开幕,犹如在阴霾中点亮了希望之灯。场馆内的“人从众”模式,社交媒体飙升的关注指数,对接会上热闹的签约场面,向世人生动证明:合作共赢始终是人心所向,时与势皆在正义一边、在发展一边。

从“消博朋友圈”到“广交天下客”,“东方之约”何以凝聚人心?一位美国参展商给出了很好的回答:“中国市场无限的可能性,正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今天的中国市场够大,14亿多人口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任何一个百分点的增长,背后都有望撬动广阔市场;今天的中国产业够全,作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经济抗压能力稳定且强大;今天的中国创新够强,人工智能、新能源、量子科技等新兴产业聚能起势、加速奔跑,技术创新产品卖遍全球……诸多经济论坛上都有类似讨论,“过去10年、20年,大家都享受了中国红利,下一个中国在什么地方?”对此,许多跨国企业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向世界敞开大门,“有实力”只是一方面,还得看是不是“有意愿”。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性,中国坚持“握手”而非“挥拳”、“拆墙”而非“筑垒”、“联通”而非“脱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本身就是我们同世界共享发展的坚定承诺。近些年,从负面清单做“减法”,到营商环境做“加法”,从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到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China Travel”全球圈粉,都不断释放着这样的鲜明信号——中国欢迎大家都来走一走、看一看,也期待与更多朋友合作共赢、开创未来。特别是在美国冒天下之大不韪,侵害国际社会公利的当下,中国不屈服、不示弱、不退让,不仅展现了自身立场,也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维护,对全球其他国家的支持保护。这种勇者姿态,进一步夯实了“与中国同行,就是与发展同行,与稳定同行”的国际共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东方之约”的应者云集截然不同,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国,正因荒诞的关税政策而震荡混乱。目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已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美国多家小企业也联合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起诉政府。显然,自绝于全球自由贸易,带给美国的不会是“再次伟大”,而是数不清的苦果恶果。

踏平坎坷成大道。超强的定力、磁吸力,来自勇气和智慧。且看,消博会上中外精品尖货“同台竞技”,广交会上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集中亮相,一个个开放平台上,14亿多人口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与来自全球的技术、服务和商品对接,激发需求和供给,探寻创新方向,新的力量在不断蓄势、奔涌,汇聚成的是共赢发展的信心、恒心、决心。

“这样的贸易,开启繁荣之门”,消博会展馆里,英国馆LED大屏幕上的这句话,也代表着各国参展企业的心声。期待这扇繁荣之门给世界带来更多经济暖意,为促进共同发展与全球合作注入源源不竭的正能量。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晁星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