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演唱会强势引领演出市场增长,北京2024年大型演唱会票房超20亿元
2025-04-18 16:0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17日在成都举办,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公布2024年全国大型营业性演出和剧场演出相关数据。演出行业已经成为拉动内需、传承文化、赋能城市发展重要引擎,北京市的表现更是非常亮眼。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和测算,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的收入达到796.29亿元,与二年同比增长了7.61%,与2019年同比增长了39.14%,其中演出票房收入579.54亿元,其他收入216.75亿元。

大型营业性演出总体趋势

综观2024年演出行业发展,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发展迅猛。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灯塔专业版共同发布的《竞逐升级、多元发展——2024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显示,2024年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票房收入达296.36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66%,占2024年演出市场总票房51.1%,稳居半壁江山。

大型营业性演出中,2024年大型演唱会票房突破260亿元,同比增长78.1%,成为演出市场最为吸睛的消费品类。从城市分布维度来看,大型演唱会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城市群。2024年,北京市全年大型演唱会票房超20亿元。在全国大型演唱会票房前十的城市排名中,北京市从2023年的位列第三,上升为位列第二。

大型演唱会票房分布数据

旺盛的观演需求促使演出主办方、场地方、票务平台与相关机构密切合作,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演体验。去年,大麦、鸟巢与高德地图联合推出“微导航”服务,通过线上地图将观众精准导航到最近的入口,也让鸟巢各个入场口的人流量均匀分布。大麦总裁何弭介绍,在某歌手举办的演唱会中,1.9万人使用了微导航功能,让当天的入场效率提升50%,不仅提高了观众的入场体验,也保障了公共安全。

在大型音乐节方面,虽2024年总体场次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但品牌音乐节的票房呈现增长,1000万票房以上的音乐节在全部大型音乐节项目中的占比从22.5%提升到了34.0%,文旅深度融合效益凸现。2024年全国大型音乐节票房位列前10位的城市中,北京位列第二。

大型音乐节市场变化

剧场演出方面,2024年剧场类演出共计29.48万场,实现票房收入104.62亿元,观众人数4856.47万人次。值得注意的是,新空间与小剧场在2024年呈现良好的上升势头,演出场次票房收入观演人数均有所上升,演出场次达到21.35万场,票房收入达到47.77亿元,观演人数上升到2547.83万人,同比上升14%、8%、4%。

“此类演出多为沉浸式、互动式,通过灵活的空间规划和剧情设计,为消费者,尤其是年轻观众提供情绪价值。”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刘克智说,演艺新空间成为盘活城市空间、推进城市更新的优先选择之一,他以北京策展型商业体THEBOX与开心麻花的合作举例,“这两方以共同承担运营风险的合作模式运营沉浸式演艺项目,票务销售渠道、宣传推广渠道、分享渠道都与传统迥异,颇受观众认可。”

新空间与小剧场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剧场及演艺机构也主动求新求变,打破传统功能边界。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文鹏说,北京市文联与天桥盛世集团共同出品的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入驻百年历史的北京湖广会馆,用戏中戏的演出形式演绎梨园的成长路,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天桥艺术中心利用剧场空间采取多元化经营,搭建文化集市;北京喜剧院Fun空间打造全天候场景,社交休闲场所、咖啡厅、免费阅读图书角、文创店等功能共同打造灵活演艺空间。“剧场不仅可以成为文化消费的目的地,更通过延长消费链,实现非票房收入占比提升,为行业探索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新的路径。”郭文鹏说。


作者:

大戏看北京资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