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8 16:30
“吃人”电梯、游乐设施失控、中央空调爆炸……一旦特种设备出现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批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助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2023年1月至今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特种设备安全领域公益诉讼2174件,提起诉讼7件。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安徽省砀山县检察院督促整治老旧小区电梯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等10件。10件案例不仅涉及电梯、锅炉、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大型游乐设施等多个类型的特种设备,而且涉及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等不同环节。这些案件线索既有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自行发现的,也有人民群众、“益心为公”志愿者举报反映的,还有代表建议、政协提案转化而来的,具有较强代表性。
最高检负责人介绍,检察机关在办理此类公益诉讼案件时,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如浙江省检察院构建数字监督模型,发现电梯虚假维保、超期维保、未委托维保等异常信息30余万条,督促行政机关对违法企业立案154件,推动“浙江特种设备在线”系统优化升级。
此外,“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众上下楼不方便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川省检察院聚焦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针对安装、使用等环节存在的安全监管漏洞,选定老年人和老旧小区数量较多的都江堰市,结合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指导开展专项行动,并在全省范围内作出部署。成都、达州、德阳、南充、泸州等10个市、州检察机关积极落实该省检察院要求,督促相关部门加强电梯安全监管。
北京顺义检察院发现,辖区内部分新建商业综合体的自动扶梯存在安全隐患,遂成立办案组调查。通过对胜利街道、旺泉街道、后沙峪镇等多个镇街商业综合体进行实地摸排,共发现30余处自动扶梯存在安全隐患,除扶手护栏高度问题之外,部分自动扶梯还存在上行部位遇有建筑障碍物但未设置警示标志,部分位于建筑物中庭的自动扶梯临空部位未采取防止人员坠落措施等问题,不符合相关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检察机关以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辖区内45家使用单位的563部自动扶梯得到全面排查整改。
最高检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将密切关注与人民群众、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电梯、大型游乐设施、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办案力度,切实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