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8 19:34
金牛,一向为人喜欢,尤其期待股市大涨的人们。纽约华尔街的金牛,肌肉健硕,鼻孔仿佛喷着怒气,随时准备发起战斗冲击;上海亦有金牛一尊,立于外滩金融广场。这两尊金牛,都是美籍意大利裔雕塑家阿图罗·迪·莫蒂卡的作品。
两尊金牛,都在繁华都市里。牛,本为乡野物,却上黄金台。如今,全世界都接受了以“金牛”为金融业的标志。在中国,还有一尊“金牛”,比这两尊金牛雕塑的历史更长、影响更大,那就是成都市的金牛区。
巧合的是,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的地方,就是在成都。
唐代之后,五代十国近百年的时间里,战乱频仍,“城头变幻大王旗”,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遭受巨大破坏,然川人运气稍佳,遇到了王建。
王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政权创立者。朱温篡唐后,王建在成都自立为帝。王建早年行为无赖,以杀驴、偷牛、贩卖私盐等为业,乡人称“贼王八”。然称帝后,减轻赋税,招募流亡百姓,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使前蜀成为当时战乱之中社会最稳定,国力最强的政权之一,成都也成为当时繁华的都市。
司马光《资治通鉴》云:“蜀主虽目不知书,好与书生谈论,粗晓其理。是时唐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蜀主礼而用之,使修举故事,故其典章文物有唐之遗风”。在王建的治理下,前蜀经济、文化都得到大力发展。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这首《思帝乡》的作者,是韦庄,他是当时的宰相。如果没有安定富裕的生活,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更不会写出如此美好的诗词。
如今,金牛区还有王建墓,它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唯一建于地面上的皇陵。
前蜀存在十多年,被后唐所灭。后来建起后蜀政权。966年,宋灭后蜀。当时,战争主要在长江沿线展开,宋军兵临成都时,后蜀皇帝孟昶举城投降。因此,虽经战事,成都的社会经济并未受到大伤害。
经济发达,贸易增多,必然需要货币支持。四川自古缺铜而富铁,如宜宾高县有地名“落印”,文化学者白庚胜解释,其来源于羌语,意为有铁的地方。根据记载,当年,买一匹绢,需2万铁钱,这些铁钱重达上百斤。“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携带不便而道路艰险,聪明的商家便想出了替代之法。
北宋初年,成都开始出现替商人贮藏铁钱的铺子,名“交子铺”。铁钱入铺,铺主把存款数额写在楮皮纸制作的纸卷上,交予存款人,每千钱收30钱保管费。商铺在使用中发现,只需用部分铁钱做储备,便可保证交子信用。于是,开始用楮皮纸印制固定面额的交子,在市场稳定流通,初步具备货币功能。
为实行有序管理,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宋朝规定,成都16家富商有经营交子之资格。如此,在交子价值得到更好保证的同时,也进一步与实际的铁钱储备脱钩。
天圣元年冬月(1024年1月),北宋在成都设立“益州交子务”,即官办的交子发行机构。不久,全世界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法定纸币——“官交子”正式发行。如果说之前的交子信用由商户保证的话,至此则由国家保证,具备了“主权货币”性质。
首界“官交子”(界指的是交子的流通期限和兑换期限)以36万贯为准备金,发行126万贯,准备金率28%。
交子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界满兑换新交子。即通过“以旧换新”,实现新旧版交替,控制纸币的发行质量与数量,交子作为货币符号的功能最终确立起来。
交子比1661年由瑞典发行的欧洲最早的纸币要早600多年,入选“影响世界的50大发明”。
交子的现实功用是直接促进了当时经济和社会生活之繁荣。陈寅恪有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宋乃孱弱之朝。既无汉之“凿空西域”、北击匈奴的壮举,亦少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伟业,甚至屡战屡败、对敌称臣、输岁币以求和……然史有明证,两宋之繁荣的确冠绝。我认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交子的发明使用。
此前,货币短缺即“钱荒”,一直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制约因素。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短陌”情况,即将不足一百文的铜钱当一百文用。唐中期,“短陌”还发展成一种货币制度。
随着宋代交子的使用,发行货币额远大于储备货币,钱荒现象得以缓解。而且随着货币循环周期缩短以及循环周期数增加,市场更加繁荣,经济随之发展。
经过不断完善,交子形成了较完备的货币系统。“官交子”发行初期,面额从1贯到10贯,宋仁宗时,一律改为5贯和10贯两种,宋神宗时,又改为1贯和500文两种。交子面值高、铁钱价值低,二者相互配合,如同后世之纸币与硬币,构成完整的货币支付体系。
北宋时期,四川的经济文化一时鼎盛。对比“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生活年代,正是交子从出现到普遍使用的时期。在那一时期,四川商业活动发达,不仅为苏氏父子三人安心读书、科举出仕创造了优越条件,而且直接影响了苏轼的经济思想。苏轼提出“农末皆利”“驱民归商”等观点,打破了“崇本抑末”,重农轻商的传统观念。更具创新性的是,他在中国经济史上第一次论述了预买、赊卖等商业经营形式。而预买、赊卖,正与最初交子铺存铁钱而得纸质交子的经营形式类似。
作为流通物的交子,很少被人刻意收藏保存,加之每两年发行一界,为易耗品,一千余年后,北宋交子皆不存世。今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交子,是由北宋交子石质印版拓印的。印版在民国时期发现于山西,后被日军掠走,藏于“田中清岳堂”,国人再从日本拓印回来。
这张展品为长方形,分三部分。最上一栏约占票面五分之一,绘十枚铜钱图样。下栏约占一半,绘有顶着巨大包裹行脚的商人。中栏是文字,“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营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
交子主要在四川境内流通,扩而广之,至陕西、湖广等地。但交子钞版为何在山西出土?而且文字清楚写着“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即各地的公家、私人,都要流通交子,面值770文。一个很大的可能是,交子的流通范围,比史书记载要广得多。
北宋之时,山西处于宋辽边界。宋辽签订澶渊之盟,正好与益州知州张泳整顿交子铺,将民间随意开设改为16家富商专营是同一年。因此,宋向辽、西夏输岁币,便一直在“交子时代”。
岁币之输,以银和绢为主体。当铜钱短缺,则交子在四川之外,甚至辽国流通,便正常了。辽金文物,山西存世甚多,此交子石版,当年在宋地或辽地使用,均有可能。而且,面值小,不足1贯,应该是在宋神宗朝使用。
以神奇的纸为媒介,宋辽之间维持了近百年和平。现代经济学家说:贸易,就是把你我口袋里等价的东西相互交换,然后握手,说声“谢谢”。贸易,亦称交易,用交子,可谓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