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古厝焕新生,“智慧对话”解锁千年坊巷
央视网

2025-04-18 20:32 语音播报

时事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古迹遗址不仅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沧桑变迁历史的见证。在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这里保留了159处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其中,沈葆桢故居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三坊七巷建设年代最为久远、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文保单位之一。经过4年多的修缮,这段时间,整座古厝正式对外开放。

沈葆桢故居整座院落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超过了2700平方米。它始建于明代,而后在清代和民国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葺和扩建。也正因如此,整座院落的3条轴线上,分别展现了3个不同历史时期福州古民居的一些显著的建筑特点。经过保护修缮,这座建筑的主体部分如今以博物馆的形态对外开放。

古厝与繁花交织 共赴一场春日约会

眼下,这个季节正好是福州古厝最美的季节。整个福州一共有3株这样的百年流苏树,其中一株就在沈葆桢故居。可以看到,一树雪白的花朵层层簇簇,如云似雪。花朵与古厝的白墙黛瓦、飞檐翘角相互辉映,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不仅是流苏花,这个季节,火红的木棉花、明艳灵动的黄花风铃木都迎来了盛花期。花朵与传统古厝交织成画,充满了春日的灵动与诗意,也成为了这个春日,福州古厝发出的“最美邀请函”。

福州厝 福州戏 古厝焕发新生机

在古厝内可以听到非常悠扬的戏曲声,现场正在上演的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剧。它是一种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不仅如此,古厝的花厅还被活化成了大众茶馆,游客们可以在古厝中品茶、赏花、听戏,尽情享受这份独属于福州古厝的浪漫与宁静。

数字赋能让古厝“会说话”

这几年来,三坊七巷积极探索古厝的修复改造和活化利用。目前,已经完成了300座处古建筑的修复。而且,为让游客们更好地了解古厝,三坊七巷还通过数字手段,让这片千年坊巷有了“智慧对话”的方式。

在三坊七巷的各个核心景点,游客们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激活VR实景视频与真人语音解说。在一些古厝中,游客们还可以通过实景互动,来了解古厝中的历史故事。

老坊巷里的“文创热” 新业态带来新活力

现在三坊七巷有了一些新变化。游客们不再满足于“到此一游”,更热衷于将文化记忆“打包带走”。这是一枚流苏花冰箱贴,摇一摇它,就可以看到飘落的流苏花与古厝相互交织的美景。像这样以景点IP为灵感衍生出的各类文创产品,如今成为了三坊七巷中的“新顶流”,掀起了游客排队抢购的热潮。

三坊七巷标志性景点爱心树、古朴典雅的马鞍墙等元素,都成为了这些文创品的灵感来源。这些凝结着文化密码的潮玩周边,让凝固的历史化作可触摸、可携带、可分享的消费新宠,也成为了撬动文旅经济的新增长点。

2025年“五一”假期,三坊七巷还推出了特色市集、沉浸式剧目展演和情景秀等假期活动。


编辑:赵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