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当学伴!北京又一中学接入AI智能体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奇茹

2025-04-18 21:03 语音播报

头版

4月17日,由北京余弦科技与北京市第十中学研发的AI学伴智能体正式走入北京市第十中学高一年级的生物教学实践,为学生们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点亮崭新场景。

北京市丰台区教委副主任兼北京市第十中学教育集团校长曲兆军说,与余弦科技共同研发AI学伴智能体源起于2024年10月,初衷是构建一个融合多元人工智能大模型优势、汇聚优秀教师智慧结晶、精准对接师生需求,进而助力实现个性化学习体验的AI智能体。研发AI学伴智能体的核心目标是助力学生学习更高效,同时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提升教学效能。

“我好像忘了碱基的配对规则,你能告诉我吗?”“当然可以!让我们回顾一下……”据了解,这个AI学伴智能体能够采用“问题驱动+自主探索”的模式,培养学生从现象溯源本质的科学思维。涵盖生物全学科的精细化知识图谱,可以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思维导图学习路径,帮助学生构建完整且互联的知识网络,增强理解和记忆。此外,学生可以通过随时框选教材、课件或视频中的难点进行提问,AI学伴智能体会以“亦师亦友”的风格引导解题过程。

在教师使用时,智能体的“智能学情诊断与教学辅助”功能还能实时提供详尽的学情分析,帮助教师精准定位班级里的共性及个人薄弱点,据此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北京市第十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AI学伴智能体的落地应用,有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系统性突破:学生预习效率显著提升、错题归纳耗时大幅压缩、项目式学习参与度提高;教师端依托智能诊断系统,实现学情分析效率跃升,并可一键生成分层作业与课堂干预方案;学校则通过沉淀教学案例库、智能题库等数字化资源,构建起“AI教研共同体”,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据悉,下一步学校与余弦科技将不断收集师生教学反馈,结合AI大模型技术进展进行版本迭代,拓展智能体应用场景至全学科、全学段,并推动在丰台全区范围内推广这一创新成果。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