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16:16
温榆河的水脉在地下与地上交织奔涌,恰如政风与家风的共生关系——地上可见清波浩荡的政风建设,地下奔流着润物无声的家风滋养。
4月15日上午9时,69位优秀机关干部与家属前后落座,圆桌设计打破常规,身后电子屏上“‘好风气进机关’干部家属座谈会”十三个大字如静水深流,这场以“家”为名的相聚,既无冗长的汇报,也不见华丽的舞台设计,却在掌声与鲜花的流转间,轻诉着政风与家风交织的深意。顺义区后沙峪地区党委书记李强等班子成员参加。
会议现场
三项经济指标攀升全区第一、成功打造“峪马”赛事品牌、“家医共建”托底普惠养老……座谈会上,地区党委副书记、镇长马滕向家属们分享了后沙峪镇近年来的发展成果,这份成绩单的背后,也是机关干部们“晨昏里奔走、星光下坚守”的真实写照——那些深夜伏案勾勒招商蓝图的背影,那些周末解决群众诉求的笃行,那些辗转部门间推进回迁安置的脚步……这些实绩的取得,离不开干部们拼出来的效率,深层里却是家属们用“后方稳固”支撑起来的底气。
对基层干部来说,政风与家风的关系并非高悬的理论命题,而是渗透在每一顿等凉的晚饭里、每一次失约的承诺中。在交流环节,10位优秀机关干部家属分享了每个家庭的故事——作为“贤内助”“好丈夫”“好父母”“好公婆”,他们把“失约”解读为另一种守诺,把“缺席”转化为更深层的在场,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细水长流的理解,感动着在场每一个人。在颁奖环节,地区党委书记李强等班子成员分别为31位家属代表颁发感谢信和鲜花,感谢他们对干部工作的支持和对地区发展的奉献。
地区党委书记李强,地区党委副书记、镇长马滕为行政编制优秀干部家属颁发感谢信和鲜花
地区党委委员、镇人大主席王志良,地区党委副书记程向峰为事业编制优秀干部家属颁发感谢信和鲜花
地区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张天然,地区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王俊为参公考核优秀干部家属颁发感谢信和鲜花
“我们坚持百善孝为先的育人理念,把家风作为干部培养的第一课。”在座谈会上,地区党委书记李强代表地区党委向干部家属们表示了感谢,他表示,长期以来,后沙峪镇高度重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峪才工程”“青年讲堂”“干部述职”,培养了一批能干能讲、勤思善学的干部,希望大家守正创新,传承父母身上的优良品质和良好家风,在工作中争优,在生活中利他,认真对待工作、认真对待家人。
地区党委书记李强表示,此次座谈会,是向家人感谢,后沙峪镇取得的各项成绩,都离不开家属们的支持,地区党委既会为干部干事搭台子,更会为他们的成长系好安全带;其次是向家人汇报,让大家看见机关干部在后沙峪的工作状态和环境,看见他们成长的轨迹,请家人们放心,通过组织的关怀与家庭的支持,共同帮助干部行得更稳走得更高;同时也向家人问计,让大家的生活智慧转化成为地区治理良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生活中的烟火气藏着治理的大智慧,希望家属们把生活场景中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我们改进工作的精准坐标;最后请家人做好监督,当好机关干部八小时外的“纪委书记”,组织的监管再严密,也需要家庭监督的“润物无声”,时刻提醒他们慎独慎微;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号召全体机关干部们向优秀学习,在机关内形成政风家风带动社风的良好氛围,通过政风家风的双向滋养,让清风正气成为后沙峪最深厚的底色。
家风与政风,恰似春风化雨,于无声处滋养着一方水土,涵养着社会风气。在建设“和谐宜居后沙峪”的道路上,每个家庭都是不可或缺的拼图,每位家属都是并肩作战的队友,这种政风与家风的良性互动,终将成为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