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月我们这样置家具
2025-04-20 20:4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成家,您就得有家具,现在的年轻人,置起家具来,什么中式的、欧式的、简约的、豪华的,实木的、真皮的等等等等,选择起来那是不厌其烦。看着邻居的新婚小伙儿整车整车的往楼上搬家具,不由得想起了80年代初那程子,我们年轻的时候置办家具的那些事情了。

记得那会儿,年轻人置办家具,基本上是三个渠道,第一,您要是有三五个手艺不错的木匠朋友,那就地道了,您只需要找家木材厂,按木匠的要求,买回一方或者半方的木头来,再跟木匠师傅商量着,柜子做成什么样,床做成什么样,沙发做成什么样就行了。那会我们颐和园附近就两家木材厂,一家在现在的西四环五孔桥附近,一家在五道口附近。我有个发小儿叫背儿头,他爸就是个老木匠,家里边锛刨斧锯样样有,记得他爸挺胖的,给背儿头他大哥打家具的时候,我们还跑到他们家去搓刨花,他爸梳着个大背头,戴着个眼镜,耳朵上夹支铅笔,先是在一块块木头上画好线,然后,就把划好线的木头,放在一个长条板凳上,木头的一头顶在一个燕尾式的铁板上,然后拉开架势,大刨子就蹭蹭蹭的练起来了,几分钟的功夫,脸上就开始往下流汗珠子,快60岁的人了,也真挺让人心疼的,推刨子,在木匠活儿里是最累的。记得当年给他大哥打的那一堂家具,背儿头他爸几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看着他做出来的三开门大立柜,漂亮的酒柜、两个人都搬不动的结实的大沙发,还有那架宽敞大方的双人床,我们简直是羡慕坏了。

那会儿,工资收入跟不上趟儿又没有木匠朋友的年轻人,置办家具基本就奔信托商店了,那会的信托商店不但有旧家具,还有各种生活用品。

当时海淀街里那家“信托”生意就挺火,在这里淘换家居,大多数没有一次能凑全乎的,一般情况下,都是有茶几儿了,先搬回个茶几儿去,有酒柜了,就拉回个酒柜去,等到最后结婚的时候您再看,满屋里的家具能有好几种颜色儿,材质呢,酒柜是水曲柳的、沙发是老榆木的、茶几面是玻璃的,圆桌儿腿是电镀的,但话说回来了,只要娶的姑娘好,过日子情投意合,家具就次要了,慢慢调换呗。

同样是那个年代,家里条件好的手头宽裕的,小伙子就会带着女朋友直奔家具城,那会的家具城,也没现在这么繁荣,基本上就是个三五十平方米的大开间儿,三面墙上靠着几组柜子,屋子中样摆着几组茶几、几套沙发什么的,一进门儿,看墩儿的服务员会招呼着你,拿出个彩页的图册,您挑选样式,厂家给您做,周期大概也得一个多月。五道口铁道边上就有这么一家儿,80年代末的时候,我的两个同事就是跟那儿置办的家具。

回想起来,那会儿的日子,年轻人的满足感就是那么容易,不管是找木匠打的家具,信托商店趸回来的家具,还是小家具城定做的家具,往婚房里拉的时候都是那么的欢天喜地,呼朋唤友,三轮车、三蹦子、小卡车一路上欢叫着,陶醉着,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作者:

昆宝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