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0 21:31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国际秩序来到新的历史十字路口,万隆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对中美贸易战前景的判断,取决于对特朗普政府发起关税战目的的认识,如果相信关税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遏制中国,中美合作的前景将十分黯淡。
“一种融入亚洲元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70年后的今天,“万隆精神”有怎样的现实意义?李向阳说,万隆会议是在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反殖民、寻求民族独立浪潮背景下召开的,主要由亚洲和非洲国家共同参与并推动。这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理念和声音,最终形成了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也被称为“万隆精神”。
李向阳说,万隆会议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但今天国际秩序又来到了新的历史的十字路口,特朗普政府试图以丛林法则、霸权霸凌、孤立主义等推翻战后形成的基本国际秩序。在这样的背景下,纪念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和万隆精神,也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李向阳表示,近年来全球南方的崛起是过去南南合作的延续。70年前的万隆精神对全球南方国家当前的深度合作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我们不是简单把70年前的字面意义简单照搬过来,更多的是应对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全新环境与挑战,同时适应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的诉求。
中国领导人2025年首次出访前往东南亚三国。出访前举行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指出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
李向阳表示,周边在中国整个对外关系中占据特殊地位。所有大国都会重视自己的邻居和周边,周边国家与中国在文化上有相似和相通之处,在经济上与中国的联系日益紧密,政治互信不断提高。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正在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李向阳说,美国及其盟友体系在试图遏制中国发展时也把重心放在中国的周边地区,过去几任美国总统在中美竞争中的表现都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最近这次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延续了过去几十年周边外交的基本理念,比如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也从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提出了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使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落到实处。
“重视周边,一方面是源于中国自身发展的诉求,也是应对外部挑战的必然选择。更重要的是我们与周边国家有共同的认知和利益诉求。”李向阳说,从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提出的基本理念出发,建设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进一步落地。严格来说,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周边地区的实践,也是一种融入亚洲元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向阳说,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也将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试验田。如果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好了,将为未来推进在更大范围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产生示范效应。
越马柬都与中国联系非常紧密
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都是中国重要的周边友好邻邦,三国对华合作密切,领导人与中方往来也十分频繁。在李向阳看来,中国领导人出访东南亚三国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的延续,也是落实周边工作理念、推进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实践。
他指出,三个国家各有特点,但都与中国存在非常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越南与中国在经济上有很强的联系,近年来贸易投资增长迅速。在政治上,中国与越南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除了国与国关系还有两党之间的关系,这是其他大多数国家无法相比的特殊关系。文化方面,中国与越南也有着深厚联系。
柬埔寨与中国的双边关系近年来发展最为快速。在洪森担任柬埔寨首相期间,两国领导人就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柬埔寨是东南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近些年通过推进对外开放尤其是加强与中国合作,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长率。两国领导人就“钻石六边”合作架构达成共识,中柬合作关系不断升级。其中不仅有国有企业参与,很多民营企业也纷纷进入柬埔寨,客观上推动了中柬全面合作。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马来西亚领导人重视与中国的合作,作为2025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方希望把东盟与中国的合作与第三方进一步结合。他提到,马方已经提出举办东盟与中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三方合作会议,如能成功举行,中国—东盟的合作就超越了原先的范畴,使各方在亚洲地区的合作空间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前景值得期待。
中国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
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面向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关税,东南亚成为“重灾区”。李向阳指出,特朗普再次执政后,以关税为手段动辄对其他国家采取制裁措施,反映了美国外交理念与对全球化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特朗普向世界各国普遍加征关税,尽管很多国家表面上希望美国能够通过谈判来免除关税制裁,但是绝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认识到,美国在推进全球化或者自由贸易方面的立场发生了逆转。”李向阳说,从道义上讲,各国已经不再认可美国是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美国的国家信誉因此受到严重损害。
美方已向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最高达245%的关税。对此,中方表示,将不予理会美方这种毫无意义的关税数字游戏。但倘若美方执意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此前,中方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提至125%。
李向阳说,中美关税战趋于白热化,双方都希望对方能先做出让步,特别是美国如果能够取消加征关税的霸凌手段,将有益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很多国家又想“搭便车”,希望通过与美国达成双边协议,让美国豁免对其加征的关税。在李向阳看来,特朗普第二任期发起的这场关税战已发展到相当复杂的程度,几乎所有国家都直接和间接参与其中,超出了大国博弈的范畴。
中美关税博弈前景究竟如何?李向阳指出,这关乎一个前提,那就是在我们看来,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目的是仅仅为了获取关税收入、减少贸易赤字,还是以关税为手段来打击、遏制中国。
“如果我们相信前一种判断的话,所有的谈判都是可行的。但如果说特朗普政府就是要以关税为手段来推动与中国脱钩,进而实现遏制中国的目的,中美未来合作的前景就将非常黯淡。”李向阳说,尽管各国都希望“搭便车”,在大国激烈博弈中单方面与美国“媾和”,但中国始终强调关税战不能真正解决全球贸易失衡的问题,只有继续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倡导自由贸易原则。中国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随着时间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孤立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有害无益的。中国也会尽可能推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继续推进全球化的进程中,使全球经济继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比上次对美国有了更充分认识
与2018年的首次中美贸易战相比,面对特朗普第二任期发起的更加猛烈的关税战,中方进行了更为坚决的反制,展现了更强大的自信,为全球遭受美国讹诈的国家和民众注入了信心和底气。
李向阳说,相比2018年时,中方对美国在自由贸易立场上的后退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这些年来,中国也在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新发展格局,核心就是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扩大内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李向阳说,以往强调以出口为导向,现在正逐步转向进出口均衡发展、内需外需平衡发展的模式。这是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像特朗普关税这样外部压力的必然选择。
他指出,面对美国不断升级的贸易压力,中国还需要跟更多贸易伙伴开展合作。近些年来,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排序以及所占中国出口的比例都发生了变化,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中国还将寻求进一步加强与欧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
中国会继续推进自由贸易和全球化进程,在遵守世界贸易组织(WTO)多边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进程,应对美国贸易、经济打压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下进一步降低贸易投资壁垒,加快推动中国参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进程。
“当然,正如中国政府所提到的,中国仍然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目前的僵局。但如果美国通过关税战、贸易战甚至未来全面脱钩来遏制中国的话,谈判空间可能就会减小。但即使这样,我们仍然保留着以谈促和的空间,谈判的大门仍然是敞开的。”李向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