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09:58
无人驾驶、自动清扫
所经之处,落叶、石子、
灰尘等垃圾瞬间吸入“腹中”
遇到行人还能自动避让
……
在清河之洲
一位特殊的“清洁工人”——
自动驾驶扫路机上岗
正沿着既定路线
在公园主路缓缓行进
吸引路过的市民游客纷纷驻足观看
近日,自动驾驶扫路机应用测试项目
在清河之洲正式启动
作为海淀区首个试点区域
公园主路成为这台智能设备的“练兵场”
测试涵盖人流高峰时段、
日常保洁等多种场景
重点评估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安全性和作业效能
“一辆充满电的自动驾驶扫路机可以满足8至10小时作业需求,单台清扫效率可达每小时1500平方米。”海淀市政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台自动驾驶扫路机集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于一身,能自动识别障碍物、垃圾分布、充电桩位置等,基于AI算法可自行规划清扫路径、避障策略,并自主导航至无线充电桩补电。
“目前,在清河之洲已投入使用一台自动驾驶扫路机,重点清扫园内主路。每日循环作业两次,不仅提高了清洁效率,还减轻了环卫工人的保洁压力,适合户外公园、社区等开阔场所运用。”海淀市政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智能避障、复杂地形应对
也是自动驾驶扫路机的一大亮点
“自动驾驶扫路机上配备的激光雷达可精确扫描出人群的轮廓和位置,摄像头则能识别行人的行为动作,当检测到人流密集时,扫路机会自动降低速度,保持3米左右的安全距离。同时,智能算法也会根据人群分布动态调整清扫路径,会优先清扫人流较少或暂时无人的区域。”海淀市政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动驾驶扫路机也可根据地形复杂程度自动调整速度和动力输出,在爬坡时增加动力,在下坡时控制速度,遇到坑洼或凸起时减速通过,确保稳定行驶;此外,在雨雪天气下,自动驾驶扫路机会自动调整清扫模式,如降低刷子的转速,防止积雪或积水飞溅。
“自动驾驶扫路机的运用也是探索‘人机协作’这一新型作业模式的体现,实现了道路清扫由传统人工向智能作业的转变,有效提高了清扫效率,进一步美化了公园环境。”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环境综合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试点也为城市公园及公共空间提供了一个智能化清洁方案,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更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