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之变|快来“开盲盒”!京城公园处处有惊喜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朱松梅 程功 通讯员 何建勇

2025-04-22 13:41 语音播报


以前,带一块面包、一瓶矿泉水
进公园看景,看完就回家
如今市民逛公园体验有如“开盲盒”
公园里不但有咖啡店、书屋、花店
有时还会办起市集、艺术节
众多新消费场景正在扮靓城市会客厅

《北京晚报》2025年4月22日版面
龙潭中湖公园

时尚运动活力满满

龙潭中湖公园位于城市核心区
“活力潮运动”是它的标签。
这是一个超好玩、也超会玩的公园。
起初,这里有一个跑团
在公园自发接力跑,后来,公园
主动牵头举办了一场接力赛,
受到公园跑者一致欢迎,
并为公园累积了12个跑团社群。

龙潭中湖公园拥有大约
10万平方米水域,从1号到4号湖,
都引入了活力满满的水上运动,
有的主打时尚体验、童年怀旧,
有的则面向青少年开展竞技类训练。
一家篮球主题咖啡馆也开在了这里,
夏天的傍晚,还会有教练
带大家在广场上跳操。

游客在龙潭中湖公园体验皮划艇。

重温童年时光

过去两年,龙潭中湖公园
都举办了“拔根儿”大赛。
老老少少在公园里
捡拾老杨树的叶柄,
随机找人对战,一决雌雄。
在这样的游戏中,
大伙儿一玩就是大半天,
找到了久违的童年快乐。

天坛公园

畅饮果茶穿越古今

天坛公园,这样一座历史名园,
在传承文化上的确是花了许多心思。

公园西二门处,有一个名为
“天坛拾光”的茶饮空间。
它的装帧源自天坛宫灯,内部布设了
几根朱红色立柱,通透明亮。
因邻近神乐署景区,
所以店里特别
打造了一面中和韶乐文化墙。

雪顶水果茶是店里的爆款,
有葡萄、水蜜桃、百香果
和青提4种口味。
这杯茶饮的下部是水果茶,
中间有一层奶油,
最上面是祈年殿造型的冰淇淋,
非常吸睛。

天坛公园的雪顶水果茶很受欢迎。

文创备受青睐

除了餐食饮品,
天坛文创也深受游客喜欢。
比如,二十四节气冰箱贴,
可以通过滚轮转动展示节气变化;
八音盒冰箱贴,
让文创能看也能听。
月底,祈年殿藻井冰箱贴也将面市,
无论怎么旋转,
上面的龙头纹样始终冲着上方,
设计十分精巧。

白浮泉公园

亲子互动欢乐无限

2023年7月,北京遭遇特大暴雨,
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设施
遭受严重水毁。
经过半年的恢复重建,
原址作为白浮泉公园对外开放了。
公园里增设了
适宜儿童使用的游乐设施。

一方面,充分利用公园的自然资源,
设置亲水汀步等,
增加儿童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体验,
让儿童在自然中学习和成长。

另一方面,按照原生态、近自然、
少迁树的原则,
公园完全保留了建设范围内
原有的大柳树,
并通过底层植被梳理、
辅以爬网等设施,
营造出了林下亲子游乐空间。
同时,利用地形自然走势,
打造科普湿地、雨水花园等,
将自然生态规律融入儿童教育中。

白浮泉公园建设时嵌入了游乐设施。

设置户外茶室

白浮泉公园还设置了户外茶室,
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的场所。
在这里,游客们亲手搭建帐篷,
伴着清风明月,
畅享静谧惬意的户外生活。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摇橹赏花别样浪漫

在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小月河两岸的海棠花年年盛开。
从1998年起,
这里几乎年年办海棠花节,
可今年,游客有了不同的体验:
乘摇橹船赏花。

河里,游客乘坐摇橹船,
随着海棠花瓣一起“漂流”。
河岸上,市民游客用镜头
定格海棠争艳。


小河通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头一个难题在于水深不够。
通过生态补水和水位的精准调控,
小月河的水深
从50厘米提升到了1.3米,
足够游船正常通行。
水深达到通航标准后,
属地又连夜从温榆河公园
调来了6只摇橹船,
用粉色的花朵装扮一新。

今年,游客能泛舟海棠花溪。

咖啡美食助阵

除了摇橹船,
今年,公园还在海棠花溪两岸
新添了可爱的胶囊车,
车上有咖啡、美酒和美食,
也有清新雅致的海棠花文创产品,
并设置打卡装置、路演舞台等。

四得公园

文艺市集氛围拉满

四得公园位于丽都商圈附近,
园中有一汪小湖。
公园不大,但幽静雅致,
以梅花为特色。

这个月初,“TO浪艺术节”
在四得公园开幕。
湖畔变得热闹起来,
卡车和餐车组成了
杂货铺、品牌快闪店,
好几家市集也在这里开张,
总共汇聚了百余个主理人品牌。

很多公园都会办市集,
可四得公园的市集很有特色。
艺术是这里一以贯之的主题,
市集讲究品质,
没有烤串、煎饼和大鱿鱼,
而是有艺术性的茶具和饰品。

四得公园的市集艺术氛围浓。

漫谈生活美学

艺术节还整合丽都商圈的
艺术资源,通过高品质的
艺术光影、生活美学对谈
让艺术走进公园。在湖畔草地
举办了“湖畔人文生活美学漫谈”,
邀请生活美学品牌主理人
围绕吃喝玩乐、衣食住行,
以及环保公益等话题深入对话。

大城之变

编辑:于建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