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15:13
北京市医保局近日发布《关于开展“预住院”费用医保支付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自4月26日起,在本市医疗机构试点推行择期手术患者预住院费用医保支付模式。参保患者办理预住院登记手续后至正式入院期间,在同一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术前检查检验及相关费用将纳入住院费用统一结算。该模式有望缓解“住院难”,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大部分患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床位比较紧张的医院,住院做手术要经历“门诊确诊-等待床位-反复检查-入院治疗”的漫长流程,耗时耗力。本地患者折腾不起,外地患者更是不堪折腾。而且,每一次重复挂号、每一次重复检查,不仅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也要从医保基金这个公共钱袋多次掏钱。住院流程烦琐,加大患者看病成本,也重复支出了不必要的医保基金。
北京医保局推出预住院,将术前检查等环节前移至门诊阶段,患者仅需在床位空出后“拎包入住”,即可进入手术治疗流程。做检查与等床位两不误,有助于实现“让患者最多跑一次”,提高患者就医的体验感。术前检查不占床,意味着床位利用率、周转率提高,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意味着家属陪护时间相应减少,床位费、检查费、护理费与异地患者差旅费用等大大降低。住院流程上一个小改进,推动的是从被动“人等床”到高效“床等人”的大转变。
患者欲住院,可以预住院。住院流程的转变,于患者而言更便利;于医院而言,可以为更多病人提供住院服务,但也面临诊疗等环节的挑战。比如,入院前多少天的检查结果有效,怎样在保障医疗安全的情况下让患者尽可能少做检查;若出现门诊医生初步判断患者适合手术,但其他科室医生判断结果相悖的情况,该如何处理,都对医生的判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北京市医保局特别指出,预住院模式仅适用于“诊断明确、病情稳定且符合住院指征的择期手术者”。在医疗安全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兼顾患者便利,但在施行过程中如何寻求更优解,需要各大医院不断摸索积累经验。
看病难,难就难在细枝末节处;缓解看病难,解法藏在每一个“小小改进”里。从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到医保异地结算,再到跨科收治、共享床位,北京医改一直走在方便群众就医、优化患者就医体验的路上。此次预住院让患者住院天数变少了,再次彰显医改惠民的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