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20:58
据北京日报报道,一季度北京市经济社会延续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159.9亿元,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实现了“开门红”。
今年以来,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在增加;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北京经济社会运行面临巨大挑战。重压强压之下,北京一季度交出了优秀成绩单,十分难能可贵,既展现出北京经济的强大韧性,也展示出北京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信心和决心。
“稳”字当头,源于经济有韧性。虽然全球贸易秩序遭受严重冲击、市场预期普遍低迷,但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就北京而言,以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一方面通过深度开发内需市场,深挖国内消费潜力,提前布局抢占市场先机;一方面通过多元化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风险,已形成更具韧性的产业体系布局。据报道,一季度北京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来自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和工业,三个行业占全市GDP的比重合计超过一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接近八成;高精尖领域表现活跃,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二者有交叉)分别增长16.1%和10.4%,增速均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基本盘”牢固有力、新兴产业强势崛起,多元化的产业布局提升了抵御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为北京经济发展增添了底气,让经济发展稳得住、稳得好。
何以能“进”,源于增长有动能。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显示,新动能按下经济加速键,北京经济含“新”指数不断增加。比如京津冀区域多条跨境班列开通,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机遇;北京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加力,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9%,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5.9%;工业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中的高技术服务业,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民营企业经营主体刷新成绩、扩大内需“两新”政策效果显著、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发展,一个个“新”的出现,既有北京宏观政策、营商环境等支持,也有相关领域的长期积累;既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带动作用,也潜藏未来的发展动能。
一季度经济数据影响市场预期、投资信心和政策调整方向,往往被认为是全年经济周期的“风向标”。从“开门红”里可以看出北京经济的巨大潜力,开局稳定、发展态势向好、发展质量提高,则为完成全年发展预期目标夯实了基础。二季度是全年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期,面对当前外部不确定性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实现上半年“双过半”的目标显然相当艰巨,需要全市上下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迎难而上、爬坡过坎。据报道,北京将继续在经济跑道上发力,比如出台提振消费的专项行动方案,举办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等文艺活动和体育赛事,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跑好“第一棒”,更要跑好“接力棒”。必须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不断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能,让开门红带动“双过半”,力争实现全年红,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首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