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08:31
中共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关于十三届市委第三轮巡视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市委部署,2023年9月28日至2023年12月8日,市委第十四巡视组对原市政务服务局党组开展了巡视。2024年3月6日,市委第十四巡视组向市政务和数据局党组(以下简称局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坚决履行政治责任,统筹推进巡视整改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巡视整改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市委关于巡视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实《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坚持以首善标准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把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履职尽责上、贯穿于整改全过程,深化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以巡视整改推动全局工作全面提升。分管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听取巡视整改进展汇报,指导督促局党组提高政治站位、树牢首都意识,针对巡视反馈的问题,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水平。
局党组切实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增强做好巡视整改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市委巡视组反馈巡视意见后,局党组第一时间召开局党组会传达学习尹力书记听取市委第三轮巡视汇报时的讲话精神,迅速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将巡视反馈意见通报文件印发至基层党组织并上报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巡视办,研究制定巡视整改方案,对照问题清单列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局党组会、领导小组会多次研究巡视整改工作,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整改工作格局。在聚焦“当下改”的同时,更着眼于“长久立”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长效治理,注重建章立制,逐一研提预防措施,制定修订相关制度机制。召开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巡视反馈意见和整改方案,凝聚共识、强化责任、细化举措,进一步提高整改质量。
局党组书记坚决履行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担任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对巡视整改负总责,带领党组成员,把巡视整改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接受巡视期间,收到市委巡视组反馈立行立改事项后,第一时间到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开展调研,研究制定支持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带领局党组成员到城市副中心集体调研,协调解决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问题。集中整改期间,带头领办重点难点问题,多次主持召开局长专题会,研究调度“一业一证”与“一件事”融合、“一照(证)通办”改革、企业热线优化提升、行业派单、热线回访等巡视整改重点任务。带头领办市委书记专题会议重点点出的针对“对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意义认识不深,工作主动性不够”“推进干部交流轮岗力度欠缺”问题,加强统筹推进、集中攻坚。把巡视集中反馈通报的共性问题和对局党组反馈的个性问题一体整改,把主题教育检视问题、上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审计反馈问题、纪检反馈问题、企业群众反馈问题与巡视反馈问题有机结合,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深度挖掘苗头性、倾向性、关联性、类似性问题,开展地毯式整改、系统性整改。把巡视整改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同推动城市副中心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管理结合起来,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提供更好服务保障。
局党组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针对分管领域存在问题,“向前一步”、主动认领,统筹抓好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研究制定整改措施,督促分管处室、中心对所承担的整改任务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定期分析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项把关落地效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综合协调和督办落实,做好指导督导、审核把关和台账管理等工作。
二、坚持从严从实,逐项抓好整改任务落地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有关工作要求,系统谋划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工作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巡视整改期间,局党组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内容,开展集中学习和研讨交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贯通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副中心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看北京首先从政治上看”的要求,谋划推动各项工作。在局党组示范带动下,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党委、大数据中心党委、局属各党支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二)坚持首善标准,推动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高质量发展
制定落实支持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的任务已全部完成,并持续完善。年度工作要点专门提出支持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措施。按照“应进必进、能进必进”原则推动市级事项进驻城市副中心政务大厅,形成进驻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事项清单。专题分析研究城市副中心接诉即办工作,制定城市副中心对接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全市接诉即办待提升单位指导工作机制。
(三)加强城市国际化服务,提高服务国际交往中心质量
在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城市国际化服务专项工作组,采取实体化运行方式,分领域开展外籍人士来京访京留京专题调研。修订北京国际版门户网站管理办法,改版升级国际版门户网站,突出北京魅力、北京活力、北京机遇、北京服务,总体访问量较改版前明显上涨。国际版门户网站首页上线“12345 online”,将涉外留言纳入接诉即办,每月调度诉求办理情况,优化办理流程。建设“京通”英文版,接入30余项英文服务,提升外籍人士在京生活旅游便利度。在国际版门户网站上线看病就医、重点景区在线购票、办理SIM卡等线上服务。
(四)聚焦需求导向,优化政务服务改革落地效果
深化“一照(证)通办”,将“一照(证)通办”纳入电子证照应用改革一并推进,加强“京通码”电子证照亮证、扫码核验和证照下载等服务功能。推动“一业一证”改革与“一件事”场景建设融合,全面梳理“一业一证”改革行业涉及行政审批事项情况,对照本市新版行政许可清单,动态更新相应事项。提升企业热线服务水平,推出13条惠企措施,实现企业诉求“一键直达”,对于投诉举报、涉企利益敏感诉求反映,采取信息保护措施,让企业“放心打”。加强企业服务热线宣传,通过开展新闻媒体集中宣介、政务服务场所针对性宣介、发送企业服务热线推介短信等方式,提高企业服务热线的热度。落实“服务全天候,企业好帮手”理念,开展“三送”服务,把企业热线作为为企服务“总客服”,打造“北京服务”新体验。加强企业诉求的跟踪督办,建立首发诉求排查工作机制。深入12333、12366等热线呼叫中心调研,建立沟通机制和信息共享规则,加强数据共享,提供数据支撑。
(五)持续深化接诉即办改革,走好以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新路
结合机构改革,将“管理市民热线服务工作机构并监督其开展工作”纳入局“三定”规定,机关党委、机关纪委按要求列席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主任办公会议。修订完善质检标准、投诉处置规则等制度,持续优化回访等工作机制。制定12345市民服务热线坐席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推出18条具体措施。定期对话务员开展培训指导。印发进一步严肃接诉即办工作纪律的通知,组织十六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对相关问题进行排查,开展异常诉求监测。加强对“每月一题”往年问题的诉求监测和重点调度。
(六)加强政务信息监管,防范数据安全风险
严格信息化项目采购管理,落实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相关管理规定,科学规范选择项目采购方式,对于已明确采购方式的项目,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强化项目安全管控,建立数字服务平台相关系统数据安全管控实例,根据最小必要原则对账号权限及其申请流程进行优化。
(七)压实主体责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常态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修订局党组向市委请示报告事项清单。修订局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等制度,建立市政府门户网站重大决策和重大政策沟通机制,开展意识形态专题教育。修订局党组、机关党委和党支部责任清单,制定局党组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任务(议题)清单,局党组成员定期听取分管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汇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督导。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提醒,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2.狠抓作风建设。落实“四下基层”要求,推动各党支部开展常态化“下基层、跑工单、走流程、蹲点位”调研。建立局内接诉即办月度调度机制。组织新入职干部深入“12345”市民热线和政务服务大厅等为民服务一线,通过“接电话”“跑工单”“站大厅”等实践活动,锤练过硬作风。修订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办法。市民热线服务中心持续开展“党支部进班组”工作,认真倾听话务员意见建议,列入“听意见台账”,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好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监督。
(八)加强派驻纪检监察监督,提升监督实效
驻厅纪检监察组对有关问题线索起底,全面深入核查问题及疑点,对发现的问题作出相应处理。做好问题线索外有关疑点核查的留痕记录,将有关疑点核查情况存入案卷档案。
(九)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提高集体决策质量
局党组成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全局一盘棋、齐抓共管的责任意识,在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和涉及全局性的重要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推进行政会议制度修订完善,进一步优化会议组织服务流程。做好党组会记录,提高会议记录质量。以机构改革、搬迁副中心为契机,优化局领导班子分工,加强统筹领导,整合工作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制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若干措施。推进干部交流轮岗,开展空缺岗位配备和职级晋升工作。完成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运行中心职责调整,更名为市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市委编办批准领导职数配备干部。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引导,筑牢廉洁自律防线。
(十一)健全制度机制,抓紧抓实机关党建工作
制定局机关党委工作规则,明确机关党委会议议事范围和规则。制定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党委支部设立调整、党员发展相关审批事项工作程序。
(十二)严格合同管理,强化财务制度执行刚性
修订局合同管理办法,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内控制度。加强合同审核,杜绝合同倒签现象发生。建立健全局内资产管理机制,对实物资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拨。修订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三、深化整改成果运用,推动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局党组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深化巡视整改成果运用与积极履行职能、深化改革创新、服务企业群众结合起来,以打造“北京服务”为主线,坚持首善标准,以求真务实精神推进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持续推进常态整改,提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全面落地销账。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有序有力、不折不扣推进各项整改任务。适时开展巡视“回头看”,推进巡视整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生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建立长效机制。对已完成整改的任务,着力巩固拓展整改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对需长期坚持的措施,持续改进提升,优化工作效果。加强制度建设。把解决问题和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巡视反馈问题,深入查找体制机制漏洞和薄弱环节,推进制度立、改、废,充分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作用。
(二)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坚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市委决策部署。认真践行“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总书记思想指导工作、形成生动实践。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坚持“五子”联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各项工作。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管党治党各项任务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局面。深入总结党纪学习教育中的好机制好做法,固化为纪律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措施。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阵地建设。发挥机关党委、下属基层党组织作用,夯实党建基础。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深入开展“下跑走蹲”,加强调查研究,密切与基层的联系,经常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若干措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落实新入职干部岗前培训办法,在重大任务一线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落实“四个不让”要求,推进板块融合和干部交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关心关爱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做好工会、团委工作。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为工作开展、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三)巩固巡视整改成效,引领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事业再上新台阶
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出台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工作意见。建设接诉即办“智慧大脑”,推动市民热线从“窗口”向“窗口+智库”转型发展。深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完善“每月一题”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接诉即办学理化研究和国际化宣介,办好接诉即办改革论坛。完成市政务服务中心改造升级,打造服务空间、文化空间、生态空间、展示空间、交流空间。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全面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施审批服务协调“专事专议”制度,开展以政策服务、数字服务、热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为企“三送”服务。加快数字政务服务建设,探索智能审批服务模式,推进“一网通办”提质增效。建立健全政务服务质效监测指标,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打造暖心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做好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持续完善“京策”平台。加强数据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设。创建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打造国家数据管理中心、数据资源中心、数据流通交易中心。健全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探索推动本市数据立法。加强数据资源建设,强化公共数据汇聚汇通,推动数据回流赋能基层治理,建立京津冀公共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动数据流通交易,支持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提质升级。出台北京市“数据要素×”实施方案,加强数据要素应用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深化数字社会行动计划、“十五五”规划研究,进一步强化智慧城市统筹规划布局,不断增强智慧城市公共共性基础能力,优化“京通”“京办”“京智”平台功能,升级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大模型等新技术与智慧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提升城市国际化服务。健全涉外服务矩阵,为境外人员和外资企业提供一站式、全周期线上线下服务。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出行、支付、通信等工作学习生活便利制度,健全教育、医疗等涉外公共服务政策,发布城市英文地图,鼓励引导相关商业平台加快国际化升级,全面提升涉外服务品质,努力打造宜游、宜业、宜居的国际化城市环境。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55529675;通讯地址:通州区留庄路5号院2号楼;邮编:101117;电子邮箱:jgdw@zwfwj.beiji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