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动稳住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北京晚报 | 记者 曹政

2025-04-23 14:06 语音播报

封面

今年一季度,北京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趋好,全力起跑拼出“开门红”。

起步有力,后劲十足。迈入二季度,北京将以需求提振、改革攻坚、产业升级、引强育新、民生改善、能力建设六大专项行动,稳住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

朝阳酒仙桥,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每一秒可计算百亿亿次,相当于50万台高性能电脑一起工作。

通州北关,北京绿色交易所成交首批新核证自愿减排量139万吨,成交额约1.1亿元。

南北两座地标,是北京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双标杆”的见证。一季度,在京人工智能企业突破2400家,备案大模型128个、全国领先,累计有59家企业通过国家数据出境安全评估、224家企业通过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

点滴汇聚,一条曲线一路上扬。一季度,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全年0.1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16.1%和10.4%。

增长曲线需要多方支撑。北京在一季度出台了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方案等40余项市级政策,8只政府投资基金联合24家银行开展投贷联动。

起步有力,后续加力,产业发展将获更多助力:本市将构建500亿元规模的医药健康产业基金、推动集成电路重大项目落地与能力提升、加快集聚机器人领军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目光聚焦人工智能这一重点产业。在AI赋能千行百业的关键时刻,北京将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社会事业深度融合。

继续打好促消费政策组合拳

消费领域的一组数据值得探究:一季度,服务性消费额增长4.7%,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5.8%,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区别于实物消费,涵盖文化、旅游等的服务消费是这几年的增长点。“北京作为超大城市,市民追求更高品质文化、旅游消费活动,家政等生活消费也存在大量需求,带动着服务消费的增长。”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王育玲说。

不能回避的是,北京文商旅体娱消费潜力仍待挖掘,优质服务性消费供给还存缺口。二季度的六大专项行动之首就是“需求提振”。

春暖花开,一批赛事活动将陆续“抵达”北京——

花卉观赏期,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国际花园节、平谷桃花节等系列活动将上演融合文创、餐饮、国潮、花艺等的“赏花经济”;“五一”小长假将至,超级草莓音乐节等多项文娱活动已经提前吸“粉”无数;“漫步北京”“游北京·看中国”等过境免签旅游产品,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北京站)、环北京公路自行车赛、世界女子排球联赛等高品质赛事,持续放大北京引力。

扩大内需工具箱里还会有良策。二季度,北京将出台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优化消费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打好促消费政策“组合拳”。

加快转化科技创新攻关成果

19项重大科技成果集中发布,促成签约金额810亿元、比去年增长20%……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是创新团队寻找投资与合作的窗口。

距离中关村几十公里外,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吸引全球目光——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大科学装置通过验收,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出光、带光联调。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的“三城一区”只有北京不到6%的土地,却贡献着约四成全市经济总量,展现出蓬勃无穷的创新活力。北京将以“引强”助力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以“育新”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科技创新攻关成果转化需要落地平台,海淀、昌平、房山3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主承载区即将启动建设,中关村各分园都将组建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机构。

创新需要人才的汇聚,北京将研究制定进一步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等政策,率先在海淀、经开区开展保障型青年公寓建设试点,为符合条件的年轻人才提供价格优惠的青年公寓,让青年人才敢试敢干。

王育玲说,本市将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同向发力,提振消费、促进投资互促互进,稳住存量、引育增量统筹推动,改善民生、安全发展协同保障,稳定市场预期、提振社会信心,以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编辑:秦亚堙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