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14:23
今天上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瞄准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
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陈中瑞和王杰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陈冬执行过神舟十一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这次是他时隔两年再次担任指令长。他将成为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位三次飞天的航天员,陈中瑞、王杰均为第三批航天员,即将踏上个人首飞之旅。
神二十乘组将在轨驻留6个月
林西强介绍,目前,船箭飞行产品质量受控,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地面系统设施设备运行稳定,具备执行发射任务的各项条件。
林西强介绍,神舟二十号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五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是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开展科普教育与公益活动及空间站搭载实验,持续发挥空间站综合应用效益。在轨驻留期间,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来访,计划于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已在轨驻留170余天,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完成乘组轮换后,计划于4月29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首次开展涡虫空间再生实验
任务期间,神舟二十号乘组将开展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为研究对象的3项生命科学实验,以及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的59项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这些研究有望在血管化脑类器官芯片培养、软物质非平衡动力学、高温超导材料空间制备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其中,涡虫空间再生实验是国内首次开展,将从个体水平进一步认识再生基本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人类空间损伤等健康问题。斑马鱼再上空间站,研究微重力对高等脊椎动物蛋白稳态的影响,明确蛋白稳态对失重造成的骨量下降和心血管功能紊乱的调控作用。链霉菌在土壤改良、植物促生抗逆、生态系统构建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次实验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微生物活性物质和酶在空间环境下的表达规律,为利用空间环境资源开发微生物应用技术和产品奠定基础。
目前,中国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实验正在有序开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空间站已在轨实施了200余项科学与应用项目。
“中国航天日”当天奔赴太空
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5周年。为何神二十乘组选择这一天奔赴太空“出差”?林西强解释,任务发射时间的选择主要根据任务需要研究确定,总体上看,载人飞船发射和返回窗口的确定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基于工程的基本约束,其次是在任务前根据空间站实际运行轨道,选择有利于航天员安全和任务实施的具体工作时间。
“此次任务选择24日为发射窗口,空间站调相控制次数最少,且均为升轨控制,同时也能满足载人飞船能源约束等条件,是在满足各类约束条件的基础上的最优方案。”林西强表示,这个窗口时间,为这次任务增添了新的承载和特殊意义。
港澳航天员最早明年飞天
我国航天员队伍将不断有新生力量加入。林西强介绍,我国第四批航天员自2024年8月入队以来,按计划开展了航天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心理、航天环境适应性等多项训练和部分专项训练。通过刻苦钻研、主动训练,第四批航天员均快速实现了角色转换,基础知识储备得到有效加强,身体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目前,正在按既定计划有序组织开展训练,在取得飞行资质后,将被纳入候选范围。
第四批航天员中包括2名港澳地区载荷专家。林西强透露,港澳航天员入队后,很快适应了工作和生活环境,迅速融入航天员队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他们正在开展航天专业技术相关学习和训练。港澳航天员作为载荷专家,预计最早将在2026年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巴基斯坦航天员的选拔工作正在开展,最终将选拔出两名巴基斯坦航天员来华参加训练。根据中国空间站的飞行任务规划与合作实际进展,1名巴基斯坦航天员将以载荷专家的身份参加1次联合飞行,期间,除了完成乘组日常工作,还将承担巴方的科学实验操作工作。
载人登月任务总体进展顺利
林西强介绍,目前,载人登月任务各项研制工作总体进展顺利,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望宇登月服等产品正在按原计划开展初样研制试验工作,月球遥感卫星已完成立项和竞争择优,发射场等地面系统研制建设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随着初样研制工作的深入,各系统主要大型试验和跨系统试验正在稳步推进。”林西强说,前期,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综合匹配试验、梦舟载人飞船首次高空空投试验、揽月月面着陆器整器热试验已组织完成。后续将陆续在酒泉发射场、文昌发射场等地,组织实施梦舟飞船零高度逃逸、揽月着陆器综合着陆起飞验证、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系留点火、长征十号运载火箭低空飞行及梦舟飞船最大动压逃逸等试验,全面验证飞行产品关键功能性能。
林西强表示,这些大型试验均是对新产品、新技术的首次综合性验证,工程全线将确保圆满完成各项试验任务,为如期实现载人登月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神二十乘组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对圆满完成任务充满必胜信心
今天上午,执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陈冬、陈中瑞和王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陈冬:即将迎来第三次飞天任务
“都说一回生、二回熟,我这是第三次了。”第三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陈冬的心情依然十分激动。一方面感到无比骄傲自豪,能够再次为祖国出征太空,是一种巨大的荣誉和幸福。另一方面也对任务有着新期待。他表示,乘组经过长期组队训练,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他们对圆满完成任务充满必胜信心。
“我对我们的团队充满信心:合,三头六臂,群策群力;分,各司其职,独当一面。”
陈中瑞:“冲出大气层”梦想实现
陈中瑞曾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守卫着祖国的蓝天,深刻感受到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带给我的无限自豪。有时候我也想能飞得高一些、再高一些,冲出大气层,去领略浩瀚太空。”现在,他即将实现飞天梦想,出征太空,“能够生逢新时代,我是幸福的;能将个人梦和中国梦、航天梦相连,我也是幸福的。”
王杰:飞船着陆家乡激发航天梦
“回望来时路,我最深的感悟是,人生要有梦想。当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交会对接,并为之奋斗,每一分努力都熠熠生辉。”王杰回忆,200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在他的家乡内蒙古顺利着陆,激发了他对航天事业的憧憬。上大学时,他选择了航天专业,毕业后又成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现在他成为航天员,迎来首飞任务。“感谢新时代,让我们每个人有梦可追、追梦可成。”
简历
■陈冬
陈冬,男,汉族,籍贯河南郑州,河南洛阳出生,硕士学位。1978年12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特级航天员,陆军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飞行大队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6年10月,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2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2022年6月,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2023年3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二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陈中瑞
陈中瑞,男,汉族,籍贯河南滑县,学士学位。1984年10月出生,2003年9月入伍,200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副大队长、四级航天员,空军上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大队飞行员,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王杰
王杰,男,汉族,籍贯内蒙古巴彦淖尔,博士学位。1989年9月出生,2021年1月入伍,200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陆军上校军衔。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