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我带领科考队对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进行了初步的野外考察,发现一座紧邻城市的壮美自然景观,称其为“侏罗纪公园”。这片奇特的地貌由侏罗纪地层组成,类似雅丹,但地层倾斜,与西北地区风成雅丹和南方地区水成丹霞的水平或近水平地层不同,倒与张掖“丹霞”(现被称为“彩丘”)很相似,不同之处是张掖“彩丘”没有形成类似雅丹的陡崖。
这套地层属于距今约1.5亿-1.6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陆相红层,下部主要以紫红色砂岩为主,上部砖红色砂岩和粉砂岩与灰色砂岩和粉砂岩互层,色彩艳丽。由于下部地层由比较坚硬的砂岩组成,在地层倾向的反向一侧形成了很高的陡崖;上部地层的岩石相对较软,没有形成陡崖,但形成了非常壮观的低洼盆地,可见一向斜构造的核部。红灰相间的地层像一条条彩带飘扬,煞是好看。
上下地层之间有一层厚度超过50米的巨厚层灰色砂岩,发育平行层理和斜层理,风吹出很多大大小小的洞穴,岩层风化后形成长长的高地,像一条即将腾飞的巨龙。砂岩层没有断层或裂隙,恰似一整块硕大的“巨石”。有趣的是,在巨石两侧的地貌特征完全不同,代表了侏罗纪不同古气候环境下形成的不同沉积地层,在后期相同气候环境背景下造就了完全不同的地貌形态。
在这套倾斜的红色侏罗纪地层之上,角度不整合一套白垩纪灰白色陆相地层,就像一顶白色的帽子盖在下伏红色地层之上。白垩纪地层水平,属于下白垩统吐谷鲁群,距今约1.35亿年。侏罗纪和白垩纪之间可能缺失了约2000万-3000万年的沉积。在这儿,一步可跨越数千万年,从“侏罗纪公园”进入“白垩纪世界”。
在这些地层中,有不少低矮的黄色小花点缀其中,枝枝独立,绽放在干旱的荒野中,应该是野生的郁金香。尤其在巨石之上的低洼处,也有成片娇艳欲滴的郁金香在风中摇曳,感叹生命的顽强。